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温中止呃的刀豆(安全用药)

  □ 黄涛

 刀豆是南方菜市场上常见的一种豆类蔬菜,和北方的四季豆差不多,因为豆荚的形状像刀,所以取名刀豆,《本草纲目》中也称其为“挟剑豆”。刀豆三月下种,藤蔓可长到一二丈长;叶子像豇豆的叶子,但比豇豆的叶子稍长些,稍大些;五六月开紫色的花,像飞蛾一样;结豆荚,豆荚长接近一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刀豆性味甘温,归胃、肾经,可温中下气、止呃,可用于治疗虚寒呃逆、呕吐。呃逆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是膈肌不自主地收缩(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从而发出声响。引发呃逆的原因有很多,有中枢性的,也有外周性的。有些膈肌痉挛可能是一过性的,采用惊吓之类的方法也许奏效。但顽固性呃逆多是由于一些严重的疾病,如脑肿瘤、癌症、多发性硬化等引起,从中医角度来说属于胃气衰败。学生时代笔者曾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门诊抄方,见到他用大黄刀豆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刀豆性温降逆,配伍大黄苦寒泻下,寒温并行,患者一举而愈。从此,笔者将刀豆这味药记在心中,凡遇呃逆病人,便试用之,有时也配合针灸,效果颇佳。

 某年时值腊月,笔者接诊一位胰头癌肝转移、全身黄疸且呃逆连连的患者。观其舌鲜红,苔薄黄,前部剥脱,说明内热伤阴。于是考虑为其补正气、清邪热兼止呃滋阴,以大黄刀豆合茵陈蒿汤加生姜汁30克令服。腊月二十九,春节放假前的最后一天门诊,患者复诊表示服药后病情大为好转,食欲增加,呃逆时发时止,癌痛竟然也有所减轻。观察其舌,舌变淡,黄苔已退,舌面上新生一层薄薄的白苔,是正气来复的征兆。遂以前方增减一二,令其继续服用。

 《本草纲目》说:“刀豆,《本草》失载,惟近时小书载其暖而补元阳也。又有人病后呃逆不止,声闻邻家,或令取刀豆子烧存性,白汤调服二钱,即止。此亦取其下气归元而逆自止也……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四川中药志》中说“胃热盛者慎服”。所以,王永炎院士才将其与大黄同用,是谓大黄刀豆汤,寒热同用,挽胃气于即败。《全国中草药汇编》则从现代研究的角度,认为其有抗肿瘤的作用,刀豆酸A对于用病毒或化学致癌剂处理后而产生的变形病毒的毒性大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经胰蛋白处理后,刀豆酸A还能使肿瘤细胞重新恢复到正常细胞的生长状态。可能这些都是令患者病情好转的原因,值得深研。(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百拇医药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8888-1239/q30411/4129.htm
上一篇:【了不起的家庭药箱】正确补铁 防治儿童缺铁性贫血
下一篇:辨清病症 合理施治 ——浅谈偏头痛的中西药治疗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