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国际HPV知晓日 | 魏丽惠教授:未来完全可以达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疫苗接种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必经之路 魏丽惠教授 1775
2024-01-22 年终述评丨魏丽惠教授:2023年 我国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 宫颈癌防治工作进展 魏丽惠 858
2023-08-24 指南解读 | 魏丽惠教授: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 魏丽惠 863
2024-09-05 魏丽惠教授:2019年HPV及宫颈癌防治领域回顾与展望 魏丽惠 200
2024-09-05 年终述评 | 魏丽惠教授:2020年HPV及宫颈癌防治领域回顾与展望 魏丽惠 218
2024-09-05 热点访谈丨魏丽惠教授:适龄女性应及早接种现有HPV疫苗,以免错过预防宫颈癌的最佳时机! 魏丽惠 213
2024-09-05 年终述评丨魏丽惠教授:2022年宫颈癌防治领域进展回顾 魏丽惠 192
魏丽惠教授:HPV疫苗用于成年女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2020年初,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速肆虐至全国,危急时刻,疫情当前医护人员不辞辛劳,逆流而上。在这个特殊时期,线下会议几乎全部延期。为方便大家获取最新知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魏丽惠教授为医务工作者公益讲授关于 HPV疫苗用于成年女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的精品课程。 下乡基层了解病患疾,医者仁心芬芳人生 魏丽惠教授毕业前后,恰逢文化大革命,她被下放到甘肃临夏市回族自治州医院任妇产科医生。在下乡这近10年的时间里,魏教授最难忘的是那些渴望得到医疗帮助的广大农民的痛苦,这也是魏教授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妇科肿瘤的发病逐年上升。30年前,肿瘤病人即使倾尽家产来治疗,但仍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确诊肿瘤基本就等于给病人判了死刑。肿瘤病人不仅要对抗疾病,还要面对家庭的压力,所以,魏教授选择将妇科肿瘤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肿瘤防治领域取得一些突破,给这些病人一个延续生命的机会,也为这些家庭带来一线希望。 随后,魏教授开始查阅国内外的大量文献,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现有的临床实践经验,从妇科肿瘤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术后的放疗、化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虑,最后制定出了在全科室建立一个妇科肿瘤全程追踪的整体理念。长期以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已经建立了千余份的妇科恶性肿瘤相关档案,尤其是卵巢上皮癌的生存率明显提高。这不仅有利于治疗经验的总结,还便于对病人进行系统性观察,而其他医生(如阴道镜医生、细胞学医生)还可以结合医院的资料来提高自身的诊断水平,这样全科统一,共同实现提高肿瘤诊断和治疗水平的目标。 从事妇科肿瘤工作以后,魏教授接触到更多的癌症患者,她们都坚强地与疾病对抗。最难忘的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颈癌时两位年轻的妈妈,一位患者是怀有二胎的26岁年轻妈妈,另一位患者是怀有一胎的24岁妈妈,均是怀孕22-24周时查出子宫颈癌。按照常规,她们应该终止妊娠做根治性手术,然而对两位年轻的妈妈来说,不但将失去这个孩子,还这将意味着她们永远无法再生育,甚至会影响卵巢的功能。为了让两位患者能够有做母亲的资格,魏教授和其团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查阅了大量文献,参考国外的经验,决定探索保留妊娠同时,治疗子宫颈癌,采用妊娠期新辅助化疗后行剖宫产,并在产后继续治疗。非常令人欣慰的是,术后五年两位妈妈和孩子都很健康。 这个探索的成功给了魏教授更多的信心,她与全国同道一起收集了全国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的病历,提出了备孕期和妊娠期子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并创作了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的专家共识。
魏丽惠教授:大名鼎鼎的HPV,究竟有没有克星? 编者按: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且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但也是目前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妇科肿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罪魁祸首,导致了99%的宫颈癌病例;HPV疫苗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肿瘤疫苗,全球上市已经10余年,并已经在超过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这一对于全世界女性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疫苗在我国上市之路困难重重,但庆幸的是疫苗在我国已经被批准。在 红房子论坛暨第四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 上就此主题有幸采访到魏丽惠教授。 宫颈癌的话题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依旧热度不减的原因 在女性特有的肿瘤中,乳腺癌位居第一,宫颈癌第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的筛查已经推行了几十年,因其取材方便,检测技术相对成熟,加上疫苗的应用,在预防方面应该得到非常好的效果,所以目前国际上已经习惯把对宫颈癌的防治作为一个医疗公平的指标。但是到目前为止,从筛查的普及,癌前病变的处理,直到癌变的治疗,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就某些慢病领域来看,比如心脏猝死、心梗等问题,各种环节干预后,其发病率是大大降低的。但是宫颈癌本来应该很好防治的疾病为什么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再下降,全球发病率依旧很高,大概有50多万的病人,特别是在落后、经济不发达地区更突出。很多妇科同道们也会反思: 问题到底在哪儿? 事实上,我们并未从根源攻克宫颈癌,不管是预防环节,还是治疗环节,有待做的事情还是很多。
魏丽惠教授:妊娠合并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要点 随着妇科肿瘤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孕期诊断出妇科恶性肿瘤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妊娠合并妇科恶性肿瘤是又一个新的挑战。近日,2019 全国女性生育能力保留与免疫力保护临床诊治新进展学术会议、第四届辽宁省免疫学会妇产科基础与临床免疫分会学术会议、 第十六届中国及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肿瘤协会(CA-AMIGO)在辽宁沈阳成功召开。在此次大会中,中国妇产科网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魏丽惠教授,魏教授针对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的疾病评估、妊娠期抗肿瘤药物使用中的利弊权衡及注意事项、妊娠合并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及外阴癌均可)的分娩时机和方式以及子宫内膜癌的治疗的突破性进展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的病情评估 魏教授讲到,宫颈癌早期患者在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均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所以宫颈癌常规筛查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对计划妊娠的女性,应强调在备孕前定期行宫颈癌筛查。对于未定期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应将宫颈癌筛查项目作为孕前常规检查项目。对于孕前期未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在孕早期也应常规行宫颈癌筛查,旨在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妊娠期发现的宫颈癌前病变是不需要立即处理,妊娠期行宫颈癌筛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早期发现宫颈癌。所以宫颈癌定期筛查是非常重要的。 妊娠期抗肿瘤药物使用中的利弊权衡及注意事项 妊娠期抗肿瘤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孕妇的实际妊娠周数和肿瘤的恶性程度来制定个体化方案。魏教授谈到对于早期妊娠时发现的恶性肿瘤,建议其终止妊娠后治疗肿瘤,主要是因为早期妊娠发现的恶性肿瘤治疗周期较长,且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另外,早期妊娠的患者由于胎儿没有完全成熟,所以也不排除对胎儿的风险,这一建议也是业内其他专家所推荐的。对于早期恶性肿瘤且有再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在终止妊娠后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晚期患者则无法保留生育功能。对于妊娠20周以后发现的妇科恶性肿瘤,因为距离胎儿成熟没有太长间隔,所以可以采取化疗。化疗选择的药物主要包括不损伤胎儿健康的铂类药物和紫杉醇类药物。目前已有较多文献报道在妊娠期进行化疗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对于妊娠20周以后的恶性肿瘤孕妇可以进行化疗。
2020-12-17 宫颈癌筛查ASC2020版与ASCCP2019版不同与应用 魏丽慧教授 263
2019-02-14 HPV相关疾病及四价HPV疫苗全球偶和中国研究进展 魏丽慧教授 227
GOCM | 魏丽惠教授:我国宫颈癌消除之路 挑战与进展 近期,医学期刊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Medicine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评论文章《中国宫颈癌消除之路》Journey of the elimin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in China,该文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的魏丽惠教授撰写。文章深入剖析了中国在推进宫颈癌消除计划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进展,涵盖了HPV疫苗的普及、宫颈癌筛查的现况及其面临的挑战,并阐述了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医疗专业人士在宫颈癌防治工作中的协同合作与不懈努力。 宫颈癌,这一女性下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正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中国女性的健康。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公布的数据,宫颈癌的新发病例已高达15.7万例,死亡病例更是达到了5.57万例,尤其在15-44岁的女性群体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宫颈癌的预防与治疗现状,共同为女性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一、中国宫颈癌的预防现状 自2020年11月WHO组织发布《加快消除宫颈癌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战略》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响应,与其他10个部委联合发布了《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 - 2030年)》。该计划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0年的主要目标,包括推广HPV疫苗接种、提高宫颈癌筛查率以及确保患者治疗率等。这些举措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在宫颈癌防治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促进少女接种预防性HPV疫苗 目前,中国提供五种预防性HPV疫苗,包括二价(bv)HPV疫苗(Cervarix)、四价(qv)HPV疫苗(Gardasil)、九价(9v)HPV疫苗(Gardasil-9)和两种国产的bvHPV疫苗(Cecolin和Walrinvax),适用于9-45岁的女性。bv和9v HPV疫苗可分两剂接种给9-14岁的女孩。以上HPV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预防效果。然而,由于HPV疫苗接种在中国是自愿且自费的,因此接种覆盖率相对较低。为了提高接种率,专家们呼吁加强HPV疫苗的教育宣传,同时加大研发力度和扩大生产能力。此外,多个地区已成功实施了针对13-14岁女孩的HPV疫苗接种规划,通过多方合作推动疫苗接种的普及。 三、促进中国妇女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在宫颈癌筛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启动了免费筛查项目。然而,筛查覆盖率仍然不足,未达到WHO推荐的70%覆盖率。为了提高筛查率,中国正在积极推广HPV检测作为首选筛查方法,并加强相关培训和标准化操作技术的推广。 四、积极推广HPV疫苗接种及子宫颈癌普查 中国宫颈癌防控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在一级预防方面,HPV疫苗的可用性和接种程序的探索大大提高了疫苗的可及性和覆盖率。在二级预防方面,宫颈癌筛查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努力。同时,卫生部门也强调接种HPV疫苗后仍需定期进行子宫颈癌普查的重要性。 五、HPV疫苗接种的几个问题有待探讨 目前,关于HPV疫苗接种的剂量和接种对象等问题仍存在一些争议。在中国,建议成年女性接种三剂HPV疫苗,而9-14岁的女孩则接种两剂。此外,中国男性尚无法接种HPV疫苗。9价男性疫苗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我们期待未来男性HPV疫苗早日获得批准。 中国在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但随着HPV疫苗的引入和宫颈癌筛查政策的实施,我们正朝着消除宫颈癌的目标迈进。政府、社会团体和医疗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将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有力支持。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守护女性健康,共筑宫颈癌防线! 魏丽惠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有国家特殊津贴,现任多项重要职务: ✦社会任职 :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名誉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主编。 ✦学术贡献 :在推动我国妇产科医疗、科研与教学工作的进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在宫颈癌的预防和控制领域拥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曾就该议题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两会健康策直播节目中发布专题视频。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多年,率先在北京大学成立了妇产科学系,形成了北京大学妇产科的学科优势。近年推动我国宫颈癌防治工作走向世界。 ✦荣誉与成就 :获多项国家教育部、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学会、北京市等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中国医师奖;发表论文400余篇;编写专业书籍多部,先后培养硕、博及博后研究生76名。 文章来源:GOCM杂志 责编:YuTing
35岁是女性生育力的分水岭,妇产科专家魏丽惠教授教你保护生育力! 如同我们的睡眠有着昼夜节律,女性生殖也有相应的生物钟。对于女性朋友来说,35岁是女性生育力的分水岭。一旦年龄超过35周岁,生育能力开始滑坡,卵巢功能逐渐走向老化,到40岁的生育力只有25岁的5%。 女性最佳生育力在什么时间?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生育力?中国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委会前任主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强调,保护女性生育力,这几件事一定要做好。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最佳生育年龄是23-30岁,建议生育年龄在20-35岁,过早或过晚生育都不利于女性健康。 魏丽惠教授介绍,按照我国婚姻法允许的年龄,女性结婚年龄是20岁。20岁以前早孕的女性,骨盆、卵巢都没有发育完全,生育后对骨盆盆底和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影响。 35岁是女性生育力的分水岭,年龄大于35周岁的女性属于 高龄产妇 ,此时女性卵子数量及质量有所下降,生育力开始滑坡,还面临更多风险。 1. 怀孕成功率下降 35岁以后女性各项生理机能会有不同程度下降,如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水平降低等,妇科疾病也会逐渐增多,女性情绪不佳等,都可能成为不孕症的诱发因素。 2. 自然流产率增加 据统计,35岁以下的女性自然流产率约为10-15%,35岁以后自然流产率达25%,高于40岁女性的自然流产率高达35%。 3.胎儿畸形率增加 高龄生产导致胎儿畸形的原因要比低龄得多,常规要做产前的穿刺检查,降低畸形胎儿的发生率。 4.妊娠并发症增加
高龄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增加2.6倍,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增加3.4倍,早产率是适龄生育女性的4倍,要特别注意检查。 5.子宫疾病发病率增高 高龄产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和子宫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要在备孕期仔细检查。 6.难产概率增加 高龄孕产妇因为缺乏阴道分娩的信心、骨盆和韧带功能退化、软产道组织弹性减弱、宫颈通常比较坚韧、宫缩力相对减弱、分娩时间延长,阴道分娩率逐渐下降。
魏丽惠教授:HPV疫苗的疑问答疑 人乳头瘤病毒(HPV) 是一种小的双链DNA病毒,可感染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科学家目前已经鉴定出超过200种HPV型别,并明确14种高危型别与癌症相关,比如宫颈癌、肛门癌、阴茎癌、口腔癌等。 在我国,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将近10万,死亡病例高达3万,发病的高峰集中在40~59岁。宫颈癌已经成为我国妇女生殖道第二大恶性肿瘤。而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仅为36.9%,远低于欧美国家的68%~70%。 HPV疫苗的研发上市为宫颈癌防治带来了曙光。目前,HPV疫苗主要分为二价(HPV16/18)、四价(HPV16/18/6/11)、九价(HPV16/18/31/33/45/52/58/6/11)。我国分别于2016年7月、2017年5月、2018年4月批准上市。 需要提醒的是,HPV疫苗接种并不等于忽略宫颈癌筛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教授魏丽惠解释说,因为疫苗接种并没有覆盖全部HPV致癌型别,所以接种HPV疫苗和筛查相结合才是最佳的宫颈癌预防方式。
魏丽惠教授:关于HPV疫苗,这些值得了解! 近些年,随着HPV疫苗的不断上市,宫颈癌这一疾病也引起了广大女性的关注。 我国1998~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中国宫颈癌发病率近几年持续上升。2012年全国死因监测系统数据表示,宫颈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持续升高,80岁以上达到峰值。 中国女性宫颈癌发病高峰集中在40~59岁,死亡率随年轻增加而增高。以下是按年龄分布的中国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估计值: 而近几年,HPV疫苗和宫颈癌的话题愈演愈热。 谈 HPV 色变?HPV感染 宫颈癌! 老生常谈,依旧唠叨一下,HPV是一种小的双链DNA病毒,可感染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目前已经鉴定出超过200种HPV型别。200多种型别中也分有高危型和低危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