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6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健康速递 >

爬山运动应该注意什么 健康爬山这些技巧大家要知道

如今人们健康意识日益的强烈了,为了身体的健康,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选择走出家门,到户外去运动。爬山就是大家最喜欢的一种方式。爬山好处多,但其背后隐藏的隐患也不少。健康专家指出爬山如果没有专业的装备、正确的姿势或爬得太猛,都可能对健康起到相反的效果。

爬山运动应该注意什么

穿着太随便,不做规划

很多人认为,家门口的山很熟悉了,海拔也较低,不会有问题,于是不做计划就走进山野。

爬山对踝关节、跖趾关节、足底筋膜等以及软组织的磨损较大。特别是穿薄底布鞋、松糕鞋等爬山,或者走特别硬的青石路,都容易引发足跟痛、足底筋膜炎等病症。

进山无准备

有的人图省事,不带食物和水、不穿登山服装就随便进山,觉得不到一天就下山,不会有问题,但遇到体力不支、低血糖的时候就傻眼了。

过分求速度

有的人好胜心太强,觉得爬山就要爬到最高峰;还有人追求强度和速度,觉得只有气喘吁吁才是运动量足够的表现。但爬山是为了健身,而不是夺冠。不管什么人,锻炼都要循序渐进,过度追求强度适得其反。

“三高”人士以及原本就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群,爬山时如果争强好胜、过于追求时间和速度,以至于过度疲劳,就有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肺栓塞,甚至可能猝死。

姿势不正确

不正确的爬山姿势、速度、节奏都会对膝关节造成损害。下山时,膝关节弯曲,要负担全身的重量和向前的冲击力,摩擦和压力更大,经常这样难免出问题。

有些人为了赶时间会快速下山,跑着下山膝盖受到的冲击力是身体重量的5~8倍,膝盖就像遭受成千上万次半吨左右重量的打击。如果提着或背着东西冲下来,对关节的损害更大,就像拿锤子猛砸自己膝盖一样。

上山下山姿势都要对

去华山、黄山旅游过的人,一定见过山民挑着上百斤的重担在山路上行走,每天上下好几趟。这些人到了六七十岁都很硬朗,正是因为他们懂得爬山技巧、姿势恰当,才不会爬出问题。

爬山前要热身

爬山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腿部拉伸运动、搓揉膝盖,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预热。上坡时,山半身向前上方倾斜,弯腰收腹,稳步踏地前进;用全脚掌着地,稳定性更高,而且使用了更多的大肌肉来支撑身体,不易疲劳。

下山要缓慢,拐弯时更要慢下来,切不可跑、跳。下山时,上半身微微凸腹屈膝,重心稍向后移,步速宜缓慢,步幅小而稳妥,等前脚站稳了再把重心移过去,不宜用膝关节旋转来代替足底转弯。

如果觉得大腿酸痛时,就不要把腿伸得笔直走,以减轻大腿肌肉负担,避免膝关节劳损、击伤,或脚踝劳损、扭伤。

穿对衣着,负重不要超过体重的1/4

鞋要合脚,最好选择专业运动鞋、登山鞋,尺码要合适,足底、足尖、足跟局部不要承受过多的压力;衣服要宽松,以运动服和登山服为好。

要带食物和水

食物最好包含三大营养物质,比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面包、罐装八宝粥,含脂肪的坚果,高蛋白质的午餐肉、豆干等;饮料要准备矿泉水(或者是凉白开、自家冲泡的茶水)与电解质饮料两种。需要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要准备胰岛素,戴上糖块,谨防低血糖。

速度要放慢

爬山的速度一般以每小时3公里左右为宜(比平地行走稍慢),运动时的心率控制在靶心率(40岁以下的人可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的人可用170减年龄)的60%~80%范围内。每次爬山不要超过2小时,不要过分追求大的运动量,以欣赏沿途风景,身心舒适为宜。

频率要适度

爬山的频率也要有所控制,通常情况下,每周不要超过3次,如果山路过于陡峭难行,更要减少爬山的次数,可用慢跑和快走替代。

爬山运动应该注意什么?爬山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运动,但是其中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大家对于爬山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在爬山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那在爬山的过程中大家就很容易会受到伤害。好了,今天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去帮助。

免责声明: 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苏州同济医院男科怎么样?好不好?技术先进、服务专业

下一篇:肚子上的赘肉怎么减 简单又有效的方式你知道多少

上一篇:肚子上的赘肉怎么减 简单又有效的方式你知道多少
下一篇:女人经期可以运动吗 女性经期运动该注意什么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