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经典名方100首研究概要

 

 橘皮竹茹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处方】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

 【制法及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剂型】汤剂。

 【同名方剂】橘皮竹茹汤(《妇人大全良方》);橘皮竹茹汤(《三因极—病证方论》);橘皮竹茹汤(《仁术便览》);橘皮竹茹汤(《医方考》);橘皮竹茹汤(《医方论》);橘皮竹茹汤(《医宗金鉴》)。
, 百拇医药
 历史沿革

 1.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二两)、竹茹(一升)、甘草(二两)、人参(半两)、半夏(一两,汤洗)。

 【主治】治哕逆。

 【用法用量】上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六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2.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二两)、人参(一两)、甘草(炙,半两)。

 【主治】治咳逆呕哕,胃中虚冷,每一哕至八九声相连,收气不回,至于惊人。
, 百拇医药
 【用法用量】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竹茹一小块,姜五片,枣二个,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

 3.明·张洁《仁术便览》,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一两)、竹茹(一两半)、甘草(炙,二两)、大枣(二十个)、生姜(半两)、人参(半两)。

 【主治】治吐利后胃热咳逆。

 【用法用量】上水十碗,煎至三碗,作三次,热服。

 4.明·吴昆《医方考》,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竹茹(各一升)、人参、生姜(各半两)、甘草(炙,二两)、枣(三十枚)。

 【主治】病后,呃逆不已,脉来虚大者,此方主之。
, 百拇医药
 【用法用量】煎服。

 5.清·费伯雄《医方论》,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竹茹、人参、甘草、半夏、麦冬、茯苓、枇杷叶。

 【主治】此则治痰火之呃,而不可以治胃寒之呃;若误用之,则轻者增剧。

 【用法用量】加姜枣煎服。

 6.清·吴谦《医宗金鉴》,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

 【主治】呃逆。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百拇医药
 现代研究

 1.药理作用

 相关研究证实,橘皮竹茹汤具有降逆止呕等作用。

 2.制剂研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批橘皮竹茹汤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每批汤剂中各单味药均为不同批次药材;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流速为1.0ml/min;人参皂苷Rb1在5μg/ml~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5%,RSD为1.77%。

 3.临床应用

 医学专家对妊娠恶阻、肝炎顽固性呕吐、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等疾病采用西医补液结合橘皮竹茹汤、加味橘皮竹茹汤、加味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汤合左金丸加减等治疗,效果较好。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橘皮竹茹汤相关研究情况作简短介绍,详情请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经典名方100首研究精要》。, 百拇医药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8888-1239/q20107/3367.htm
上一篇:儿童皮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正确护肤(美丽风尚)
下一篇:古方新用,治疗慢性心衰(中医药)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