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直肠癌APR术后盆腔复发现状

  【摘要】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是导致直肠癌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APR(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复发主要以盆腔局部复发为主,复发肿瘤可侵犯盆腔内软组织、盆腔脏器、盆壁等,以往认为肿瘤浸犯骶尾骨手术切除难度大,风险高,主张保守治疗或减瘤手术,近年来应用联合骶骨切除手术治疗复发性直肠癌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就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直肠癌APR术后盆腔复发的概念、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手术指征、出血控制及疗效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直肠癌复发;骶骨切除;直肠癌盆腔复发;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是导致直肠癌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达2.6%-32.0%[1,2]。Pilipshen等[3]调查的412例直肠癌术后病人中有182例复发,其中盆腔复发者105例。类似的,Gilbertende报道直肠癌根治术后约1/3将复发。APR术后复发主要以盆腔局部复发为主,复发肿瘤可侵犯盆腔内软组织、盆腔脏器、盆壁等。目前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治疗方法尚有争议,再手术是提高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病人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方法[4]。国外研究[5]显示,经骶尾骨入路途径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有良好疗效。在国内,尚未见关于此方法用于治疗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的系统报道。本人就该手术作一综述。
, 百拇医药
 1 概念及定义

 APR术后盆腔复发是指APR术后患者肿瘤盆腔局部复发,临床表现主要以会阴部疼痛、腰背部疼痛、盆腔疼痛及会阴部肿块为主,CT、MRI对诊断及分期有重要作用。

 腹骶联合切除术是由Wanebo于1981年创立并应用于临床,治疗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其概念是指采用双体位,分腹部操作和经骶尾部入路操作两阶段,是经腹部联合骶尾骨切除的一种手术方式,而对于APR术后盆腔局部复发患者,单纯经骶尾部入路手术即可。该术式可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切除病灶更方便、更彻底,切除率增加,副损伤明显减少。

 2 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详化病史,包括前阶段所行根治术术式、肿瘤Dukes分期、肿瘤距肛缘距离、病检结果、术后无瘤生存期、辅助治疗、复发症状,并仔细完成体格检查,对于女性患者,阴道指诊对判断肿瘤复发有重要意义,术前完善CT、MRI、PET、胸部平片、腰椎平片、肿瘤标志物全套等检查。Wanebo等[6]认为直肠指诊或阴道指诊对判断肿瘤大小、盆腔粘连及盆腔内脏器受侵犯有重要意义,而矢状位MRI成像对判断骶骨受侵犯水平有重要意义。
, 百拇医药
 术前治疗:待明确患者病情后,按个体化治疗原则给予放化疗行术前辅助治疗。国外研究显示[7-9]可用5-氟尿嘧啶/和顺氯氨铂或联合丝裂霉素C行辅助化疗。Wanebo[6]推荐以下术前辅助治疗标准方案:对于复发性直肠癌,手术前,按20-25分值给予4500-5000cGy放射剂量行放疗(术前未行放疗者),以5-氟尿嘧啶按750mg/M2/d剂量化疗5天。

 术中出血是该术式的难点,而且一旦发生骶前出血,失血量较大,故需术前常规备血。普外科、放射科、麻醉科、骨科、ICU、泌尿外科、妇产科等多学科讨论,以确认经骶尾入路手术切除肿块之可行性,商讨预防术中出血措施及术中大出血时处理策略,并决定是否需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以防术中输尿管损伤。决定手术后,手术前一日由放射科医生行介入治疗放置腹主动脉球囊,以阻断术中出血,手术前一晚,常规口服硫酸镁合剂行肠道准备。为防术中输尿管损伤,可在手术开始前由泌尿外科医生在膀胱镜引导下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

 3 手术方法
, http://www.100md.com
 腹骶联合切除术(abdominal sacral resection,ABSR)首先由Wanebo于1981年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其后又由Wanebo等人不断改进,国外文献对此有详细报道[10-12] 。2010年Varker等[13]对该术式进行总结。结合Varker术式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钱群教授治疗体会,形成了以下具体手术方式:对于直肠癌保肛术后盆腔复发的患者,行腹骶联合切除术,腹部操作:开腹,探查肝脏、胃、胰腺、小肠、腹膜、淋巴结(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血管旁)等,以排除远处转移、腹膜种植可能,评估能否手术切除,若决定手术,则按以下步骤进行手术,游离肠管,分离、结扎相应的系膜、血管,在肿块上方约10cm处离断肠管,锐性分离盆腔直肠系膜,在前方,男性止于精囊腺水平下方,女性止于子宫颈水平下方;在侧方,止于肛提肌水平;在后方,先以肥头钳钝性分离,寻找骶前间隙,后以电刀在该间隙内锐性分离直肠系膜达S3水平,游离结束后,在预定造口位置处将横断的肠管拖出行永久性结肠造口,必要时重建盆底。腹部操作结束后,患者取折刀位,丝线荷包缝合关闭肛门,自L5棘突水平向下做一纵形切口至肛门上缘约3cm处沿肛门做梭形切口,下至会阴中点,切口距肛缘约3cm,分离、暴露骶尾骨,切除预定切除的骶骨(同术前CT对比确定骶骨水平,一般骶椎转角处为S3水平),以骨腊封闭骶骨残端,在直视下分离肿块,癌如果侵犯前列腺或者阴道,均可在直视下切除前列腺或阴道。最后,完整取出标本,彻底止血后,以稀释的活力碘及40℃蒸馏水冲洗创面数遍,以减少创面感染及灭活癌细胞,缝合关闭盆底,并放置引流管引流,将引流管由切口侧方引出,以利切口愈合。对于APR术后盆腔复发患者,单纯经骶尾部入路途径手术即可。
, http://www.100md.com
 以上为腹骶联合切除术手术方法,可用于LAR术后盆腔复发的治疗,不完全适用于直肠癌APR术后盆腔局部复发的治疗,为解决APR术后盆腔复发手术难题,参照腹骶联合切除术方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钱群教授治疗15例直肠癌APR术后盆腔复发患者的实践体会,认为经骶尾部入路手术可用于治疗直肠癌APR术后盆腔复发,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折刀位,根据手术需要选择纵形切口、“工”切口或“人”切口,分离、暴露骶尾骨,切除预定切除的骶骨,以骨腊封闭骶骨残端,在直视下分离肿块,肿瘤如果侵犯前列腺或阴道,均可在直视下一并切除,彻底止血后,以稀释的活力碘及40℃蒸馏水冲洗创面数遍,以减少创面感染及灭活癌细胞,缝合关闭会阴部切口,放置引流管引流,将引流管由切口侧方引出,以利切口愈合。

 4 手术适应症及禁忌证

 国外文献报道,经骶尾骨入路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风险高、技术难度大,但若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对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肿块可达到根治性切除,延长患者生存期,5年生存率达30%。Wanebo 等[12]统计177例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行腹骶联合切除术者资料,97例达根治性切除。Wanebo 等[14]研究显示手术切除后,LAR术后复发且CEA小于10ng/ml者术后生存期与APR术后复发且CEA大于10ng/ml者生存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http://www.100md.com(乐来平 杨俭) 第 1 2 3 页 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类癌及类癌综合征 > 结、直肠癌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5-7432/2014/05/211.htm
上一篇:一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合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下一篇:论抗感染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意义(病例讨论)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