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94例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摘 要】 目的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等患者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总结和完善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94例手足口病患儿,对其临床发病特点、检查和治疗措施和效果等进行观察,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中手足口病以手、足和口腔疱疹及发热的患儿比较多,与临床其他发病症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4例手足口病患儿,94例患儿中,有68例为男孩,26例为女孩,年龄是在1-10岁之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口痛、厌食、低热、恶心、呕吐、咳嗽、咳痰、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白细胞增多,血糖、血压升高,下肢无力,胸片示斑片状阴影。

 1.2 观察方法 依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试验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对94例患者的个人情况、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检查情况等做具体的记录,为治疗方案调整提供有力的依据。

 1.3 治疗方法 参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里面的相关方案对我院的94例患儿进行治疗,主要是以抗病毒为主,静脉注射利巴韦林、炎琥宁或者喜炎平及阿糖腺苷,肌肉注射干扰素;合并口腔疱疹及其溃疡的加强口腔护理,给予3%碳酸氢钠用于漱口,溃疡面可外敷康复新液;合并细菌感染的加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发热的患儿要给予物理降温,并口服布洛芬或者静脉注射复方麝香;合并疑似心肌炎表现的、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及心电异常的患儿均采用静脉注射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合并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可使用20%甘露醇0.5-1g/kg治疗,减轻脑水肿,同时加上脑蛋白水解物营养脑细胞;持续高热不退者给予丙种球蛋白400mg/(kg·d);对于病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的患者足量短期应用地塞米松0.5-1mg/kg,并立即给予患儿采用物理降温[2]。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ann-Whitney U检验,P,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出疹性的流行病,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播速度非常快,范围又比较广,而且该病多发于婴幼儿,主要传播源为患儿、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通过空气和日常接触传染,严重的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一定要注意加强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3]。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口痛、厌食、低热、恶心、呕吐、咳嗽、咳痰、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白细胞增多,血糖、血压升高,下肢无力,胸片示斑片状阴影等,而临床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两种类型。

 综上所述,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且在患儿治疗期间注意患儿的饮食和环境卫生[4],要避免二次感染,该病发展虽然很快,但是如果及时治疗,均能健康出院且没有后遗症,因此,要加强宣传和预防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罗春英,程小岩,李青春.手足口病373例临床特点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736-737.

 [2] 顾月琴,滕燕,邹荣云.手足口病969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6):3320-3321.

 [3] 乔玉香,伍心莲,谭芬华,等.运用护理程序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1):106-107.

 [4] 罗春英,程小岩,李青春.手足口病373例临床特点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736-737., 百拇医药(朴春善)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4-8650/2014/11/40.htm
上一篇:网络训练对儿童弱视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