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8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容天地 > 美容 >

论文下载:颌骨常见疾病致上颌窦壁破坏X线表现分析(美容园地)

第1页
 参见附件。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上颌窦的下壁由前向后盖过第二前磨牙和磨牙的根尖,与上述根尖之间隔以较厚或较薄的骨质。上颌骨疾病如牙源性感染、上颌骨囊肿、上颌骨的恶性肿瘤常能导致上颌窦的下壁和外侧壁破坏。这种破坏以磨牙区囊肿和恶性肿瘤最多见。本文就3种疾病X线表现给予分析,交流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体会。

 1 检查方法

 曲面断层片、上颌后牙合片、华氏位。综合性医院和有条件的口腔专科医院行CT检查更直观。

 2 X线表现

 2.1上颌骨骨髓炎:以婴幼儿化脓性骨髓炎多见,婴幼儿因上颌骨体积较小、结构重叠,且死骨极小,不易发现,故X线片对诊断帮助不大。

 上颌骨中央骨髓炎较少见,很少形成广泛的骨质破坏。X线摄片在早期变化不明显,至后期可见骨质疏松、破坏或死骨形成,大的破坏区波及上颌窦。而慢性根尖周炎(第一磨牙多见)根尖周围骨质破坏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表现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内壁皮质较模糊。

 2.2上颌骨磨牙区囊肿:上颌骨囊肿以单腔多见,X线片上显示为一圆形或卵圆形的阴影,边缘整齐,曲断示上颌窦边缘致密的皮质白线中断;华氏位示上颌窦骨壁膨胀性破坏,是囊肿对骨壁推压、吸收、变薄造成的,骨破坏的边缘较光滑,在窦腔内可以见到圆形和类圆形密度增高影,为进入窦腔的囊肿影。有的可超出骨壁破坏的边缘,表现为破坏骨破坏区的弧形影(如图1)。

 2.3上颌骨磨牙区恶性肿瘤:较典型的X线表现是上颌骨虫蚀样、溶骨型性破坏,破坏的边缘不光整,破坏区内的牙齿呈“悬浮”状表现,肿瘤破坏边缘向周围组织广泛浸润,上颌窦壁破坏,边缘不光整,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如图2)。

 上述几种病变都容易导致上颌窦下壁和外侧壁破坏,但各有不同的X线表现特征,在诊断中要加以鉴别,并结合临床体征、上颌窦穿刺、病检做出明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吴运堂.口腔颌面骨疾病临床影像诊断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89,151-157,341.

 [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48, 156.

 [收稿日期]2012-06-11 [修回日期]2012-07-26

 编辑/何志斌
上一篇:论文下载:面颈部哺乳类动物咬伤100例治疗体会(美容园地)
下一篇:评判性思维在预防整形美容纠纷中的应用(护理美学)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