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乙肝两对半和HBVDNA的关联,有效的控制HBV提高依据。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同时运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Bc、抗-HBs、HBeAg、抗-HBe,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结果:本组研究结果中,HBsAg阳性HBVM阴性与HBsAg阳性HBVM阳性HBVDNA检出率相比较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2],但是因为在严格限制要求的实验室条件下,无法迅速有效的检测出来。笔者通过血清学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两对半和HBVDNA检查,对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标本资料:本次分析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体检或是住院治疗时检测出来是乙型肝炎的92例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44例,年龄在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岁。
1.2仪器和试剂:本次研究中HBsAg定量检测所使用的仪器是由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i2000免疫发光检测系统,诊断时所使用的试剂也均是由此公司提供的;HBVDNA检测仪是由美国PerkinElmer公司提供的PE7000自动荧光PCR仪,FQ-PCR试剂盒的灵敏度为200copies/ml,是由中山大学提供;ELISA诊断试剂盒是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检测方法:空腹静脉采血2.0ml,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Bc、抗-HBs、HBeAg、抗-HBe。稀释血清标本,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测HBsAg含量,单位是IU/ml。
1.4数据处理:将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并通过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算t值和卡方值,P[3]。其与普通的PCR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而且由于其应用荧光探针,可以通过光电传导系统直接探测PCR在扩增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变化从而获得定量结果,具有光谱的高精确性和DNA杂交的高特异性。
乙肝“两对半”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后检测血清标志物,包括5项内容的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因为绝大部分的HBV感染者只是携带者,同样会产生免疫应答,得到不同的“两对半”模式。因此,从根本上讲“两对半”结果的阳性,只能反映感染了HBV,与临床病情轻重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