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分析乙肝前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阳性的关系,进而探讨乙肝前S1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369例 乙肝患者的乙肝前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 对不同组合模式的HBV血清标志物的分析中发现: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率,在模式①中占83.2%;在模式②中占61.1%;在模式③中占46.8%;在模式④中占78.9%;在模式⑤中占42.6%;其他模式中均为阴性。结论: 乙肝前S1抗原是HBV感染与复制的一种标志物,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的检出对判断HBV的复制与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乙肝前S1抗原;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25-0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易慢性化、重症化,它是全球性传染病的一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我国是高发区,其成人感染率为24.4%~80.8%,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10. 1%左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前S1蛋白主要出现于HBV的复制期。现对乙肝前S1抗原(PreS1-Ag)和乙肝两对半的关系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8年3月~ 2010年3月住院的乙肝患者369例,男229例,女140例,年龄在4~72岁。其中HBsAg、HBcAb、HBeAg三项均为阳性者196例,HBsAg、HBcAb、HBeAb三项为阳性者138例,HBsAg、HBcAb二项为阳性者42例,HBsAg、HBeAg二项为阳性者38例,HBsAg单项为阳性者36例。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33例。
1.2 检测方法:清晨选用一次性的负压采血管,于空腹时采集静脉血5毫升,2小时内送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PreS1-Ag和乙肝两对半指标,使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试剂盒,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与结果判断。
1.3 模式结构:模式①为HBsAg+ HBcAb+ HBeAg+,模式②为HBsAg+ HBcAb+ HBeAb+,模式③为HBsAg+ HBcAb+,模式④为HBsAg+ HBeAg+,模式⑤为HBsAg+HBeAb。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11.5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检验,以P[1]。
乙肝HBsAg+ HBeAg+ HBcAb+有较强的传染性, 说明具有较高的病毒复制率, 调查中发现其与前S1抗原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阳性率也明显高于HBsAg+ HBeAb+ HBcAb+的患者,其它的两种模式,前S1抗原的阳性率也比较高,但是检测不出 HBeAg与 HBcAb,可能与试剂或者标本有关,也可能与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逃避了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本组调查显示,HBV的传染性和HBV前S1抗原阳性具有一致性,因此,乙肝前S1抗原作为HBV的传染性指标之一,检测PreS1-Ag有利于帮助乙肝的诊断[2]。
作为 HBV 复制、感染的指标,前S1抗原要比HBeAg敏感得多,前S1抗原与乙肝两对半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又具有独立的检测价值,对乙肝的检测起到了补充作用,对临床上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3] 。由此可见,检测乙肝前S1抗原(PreS1-Ag)可以避免个别HBV的逃避消除,弥补了因为病毒变异或着其他原因所造成的HBeAg阴性的误导,具有与检测HBV DNA同等的临床效果。
目前的研究中发现,在HBV的复制与侵入肝细胞的机制中PreS1-Ag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仅仅存在于完整的HBV颗粒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