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5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肝病专题 > 乙肝 >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6.6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59-01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 nephritis)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HBV)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本病曾称为乙型肝炎-肾炎、乙型肝炎免疫复合物肾炎、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相关性肾炎等。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HBV携带率高达15%,而乙肝相关性肾炎的发生率占HBsAg阳性者的23%-65%。

 1 发病机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的机制有①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与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袢上,进而激活补体,造成免疫损伤。②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在HBV的三种抗原成分中,HBeAg的分子量较小,虽然也带有负电荷,但可以透过肾小球基膜,与先植入上皮下的带正电荷的抗体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上皮下而致病。③HBV直接感染肾脏:HBV是一种泛嗜性病毒,除肝细胞外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5-0515C/2011/08/348.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36 字符。
上一篇:论文下载:2009年大连市儿童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下一篇:论文下载: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