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5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肝病专题 > 乙肝 >

论文下载:2009年大连市儿童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406-02

 乙肝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1979年和1992年全国开展了两次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均显示我国为乙肝病毒高流行国家。为加强乙肝的预防控制工作,了解我市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乙肝的流行状况,特别是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效果,2009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15岁以下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在全市各区市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0~、1~、2~、5~、10~和15~岁6个年龄段,抽查680名本市居民为本次调查对象,其中男358名,女322名,男女比例为1.11:1。对每一例调查对象采集1ml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指标。

 本次检测试剂由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HBsAg批号为20090520,效期为20100519;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批号均为20060605,效期均为20100604。

 2 调查结果

 2.1 乙肝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二对半)检测结果:本次研究共检测血清标本680份,其中HBsAg阳性8份,总携带率为1.18%,男、女性携带率分别为1.40%和0.39%,两者无统计学差异(X2 =0.04, P>0.05);抗-HBs阳性400份,阳性率为58.82%,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56.70%和61.18%,两者无统计学差异(X2 =1.40, P>0.05);抗-HBc阳性167份,HBeAg阳性1份,抗-HBe阳性20份,阳性率分别为24.56%、0.15%和2.94%。详见表1。

 2.2 年龄、地区和性别与乙肝感染血清标志物情况的关系:本次调查共分为0~、1~、2~、5~、10~和15~岁6个年龄段,检测结果表明,HBsAg携带率随年龄而逐渐升高,至10~岁年龄组(阳性血清标本3份)达到最高峰2.65%,15~岁开始下降;抗-HBs阳性率最高为0~岁年龄组(阳性血清标本92份),为83.64%,之后随年龄而下降至10~岁年龄组达到最低,阳性率仅为40.71%,15~岁开始又升高至54.87%;抗-HBc、HBeAg和抗-HBe随年龄变化规律不明显。详见表2。

 从地区来看,郊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和开发区)HBsAg和抗-HBs阳性率最高(阳性血清标本分别为3份和112份),分别为1.60%和59.89%;北三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和庄河市)和长海县抗-HBc、HBeAg和抗-HBe阳性率最高(阳性血清标本分别为96份、1份和12份),分别为38.71%、0.40%和4.84%。详见表3。

 从性别来看,男性HBsAg和抗-HBe阳性率高于女性,抗-HBs、抗-HBc和HBeAg阳性率低于女性。详见表4。

 3 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我市儿童HBsAg总携带率为1.18%,较1999年(7.11%)下降了83%;从地区来看,沙河口区、旅顺口区、开发区、瓦房店市和长海县HBsAg携带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抗-HBs阳性率为58.82%,较1999年(41.22%)上升了0.43%,沙河口区、金州区、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和长海县抗-HBs阳性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
上一篇:孕妇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与胎传风险关系的探讨
下一篇: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临床研究)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