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在青少年或年轻成年人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社交媒体的使用与幸福感的降低以及焦虑和抑郁水平的提高有关。尽管有人担心报告偏差可能是由于抑郁症状较重的个人过度报告社交媒体的使用。
然而,由于这些结果有两个明显的差距,有专家提出了一些问题。首先,观察到的横断面关系在纵向研究中也很明显。其次,这种风险是否适用于社交媒体的老年消费者?为了调查描述自我报告的单个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与成年人抑郁症状恶化之间的关联,来自美国麻省总院的专家使用了正在进行的美国50个州的调查中的多波数据,结果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
这项调查研究包括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美国18岁及以上的个人中大约每月进行的13次非概率互联网调查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法,以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得分增加5分或更多作为结果,以参与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基线PHQ-9和每个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作为自变量。
结果显示,在8045人中,共有5395人(67.1%)在初次调查中PHQ-9得分<5分,完成了第二次PHQ-9。这些受访者的平均(SD)年龄为55.8(15.2)岁;3546名受访者(65.7%)为女性;329名受访者(6.1%)为亚洲人,570名(10.6%)黑人,256名(4.7%)西班牙裔,4118名(76.3%)白人,122名(2.3%)美国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土著,太平洋岛民或夏威夷土著。
在符合条件的受访者中,482人(8.9%)报告在第二次调查时PHQ-9得分恶化了5分以上。在症状增加的完全调整模型中,观察到与社交媒体使用相关的最大调整几率(aOR)是Snapchat(aOR=1.53;95%CI,1.19-1.96)、Facebook(aOR=1.42;95%CI,1.10-1.81)和TikTok(aOR=1.39;95%CI,1.03-1.87)。
综上,使用社交媒体与随后抑郁症状增加的可能性更大。
在线使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
参考文献: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Media Use and Self-reporte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in US Adults. JAMA Netw Open. 2021;4(11):e2136113.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36113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从容面对产后抑郁症 专家为新妈妈支招
作为刚生产完的新妈妈,面对着照顾新生儿和自己产后身体的突然转变,常会产生不安、沮丧、易怒的情绪,严重的,就会有自杀或伤害婴儿 的倾向——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产后抑郁症。那么,为何女性易患产后抑郁症,女性易患产后抑郁症与哪些因素有关?应该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呢?
推荐专家更多
马玉红主任医师成都棕南医院精神科擅长领域:擅长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心理障碍、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等。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心理治疗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
邱俊主任医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擅长领域:擅长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障碍,恐惧症,神经衰弱,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心境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等心理卫生各阶段问题的处置及各种相关疾病的诊治。
郑英君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擅长领域: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早期精神心理和行为异常、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失眠症、躁狂症、社交恐惧症;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游戏障碍(网络成瘾)的诊疗;各种心理障碍的鉴别诊断和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及家庭治疗。临床特色:精神疾病全病程综合精神心理康复培训、心理咨询。尤其擅长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疑难精神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