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相信不少人都吃过,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红薯作为应季食品,深受现代人的喜爱,在不少人看来,它就是“长寿果”,甚至有研究发现,红薯还是“抗癌之王”!一个小小的红薯,真的有这么多功效吗?
一、日本26万人研究:红薯可抗癌
蔬菜的抗癌功效一直是研究热点,时不时就有花椰菜可降低肠癌发病风险,西蓝花有抗癌功效的研究结论出现。其实关于“红薯抗癌”的说法是来源于日本的一项研究。
2014,由日本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涉及26万人的饮食生活习惯的大型跟踪调查研究发现:蔬菜在抗癌方面确实有一定作用,并将20种对癌细胞有明显抑制效应的蔬菜,按有效率从高到低列了个排行榜,其中,熟红薯、生红薯分别占据了冠军、亚军的榜单,抑癌率分别为98.7%、94.4%。
那么,红薯为什么会被选为“抗癌冠军”呢?
研究人员表示,红薯当中营养非常丰富,尤其是蛋白质。另外,还含大量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果胶、氨基酸、各类维生素以及钙、钾等10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保护人体上皮细胞的结构完整,进而阻断有毒金属的致癌过程。

针对这个说法,中国营养学会会员营养师谷传玲表示: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不少研究证实红薯当中含抗癌成分,如糖脂、储藏蛋白等。但这些研究基本都是基于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这样的初步试验,临床试验虽然也有但样本少,而且很多试验用的是红薯的提取物,并不是红薯本身,所以综于这些因素考虑,直接得出“红薯抗癌”的结论显然是不严谨的。
二、红薯不一定抗癌,但好处可不少
抛开抗不抗癌的问题外,红薯算是个“好东西”,它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如每500g红薯当中,蛋白质含量为11.5g、铁2g、钙90mg、磷100mg等,所以适当食用红薯可获得以下好处:
1、保护血管
这是红薯的一大功效,主要归功于它当中丰富的营养成分,比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C,这些物质具有抗脂质氧化的效果,可一定程度上延缓动脉血管硬化、老化。
还有,它还含有叶酸、维生素B6,可降低血液中半胱氨酸的水平,从而保护血管不受其损伤。

2、降低脂肪
红薯当中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可帮助吸收胃肠中的水分,润滑消化道,促进排便的同时还可将肠道内的毒素、脂肪、糖等一同排出体外,起到降脂效果。
另外,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吃一点就有明显的饱腹感,可减少对其它食物的摄入,也间接帮助了控制体重。红薯还可以中和体内因过多食用肉食和蛋类所产生的过度的酸,保持酸碱平衡。
3、辅助降压
红薯属于典型的“高钾低钠”食物,高血压患者摄入足够的钾时,可加快血液排出多余的钠的速度,从而起到控压效果。
由上可见,食用红薯,好处多多!喜欢吃红薯的朋友有福了!

三、红薯虽好,但5个“禁区”别踩
不过红薯虽然好处多,但食用也是有讲究的,吃的方式不对,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吃红薯前要注意。
不宜生吃、多吃
吃红薯一定要烤熟了吃,生的红薯当中含“气化酶”,可促进肠胃大量分泌胃酸,食用后可引起烧心、反胃、呕吐酸水等情况,而高温可将“气化酶”破坏掉。另外,再喜欢吃红薯,也要注意控制量,因为它属于“高淀粉”食物,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胀、烧心、打嗝等不适。
不要带皮吃
吃红薯最好把皮剥掉后再吃,皮当中含大量的生物碱,食用很容易引发胃部不适,尤其是吃了有黑色斑点的红薯皮,很可能引起中毒。

不宜空腹吃
别空着肚子吃红薯这种高糖食物,不然很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引起反酸、烧心的情况。
不能只吃红薯
红薯当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很低,如果每顿光吃红薯,那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所以最好与米、面等其它食材搭配着吃。
4类人不适宜吃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吃红薯,如胃酸分泌过度、胃溃疡者,吃红薯容易加重病症;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吃,红薯当中糖含量挺高,对控制血糖不利;红薯还有促进排便的效果,所以腹泻患者也尽量避免。

延展——发了芽的红薯还能吃吗?
红薯属于旋花科植物,它的块根可以作为杂粮食用,嫩茎叶可当中蔬菜食用,所以发了芽的红薯是可以吃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红薯万万不能吃,那就是发黑了的红薯。这种多是因感染黑斑病菌引起的,含番薯酮和番薯酮醇等毒素,食用后可引起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严重的还可引起高烧、昏迷、呕血甚至致死。所以,千万别吃发黑的红薯。
总结:小红薯,大功效,适当食用好处多,但一些食用注意事项要牢记在心哦,以免因错误的食用方式危及到健康。
参考资料:
[1]《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公布:抗癌蔬菜排行榜》.生命时报.2014-08-20
[2]《会吃红薯的好处居然这么多,真是小看了!》.健康时报.2015-10-29
[3]《红薯好处多,但有一些红薯不能吃!》.中国医药报 .2017-11-27
[4]《红薯发芽还能吃吗?红薯的营养价值》.青岛新闻网健康. 2016-09-0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推荐专家更多
谭敏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擅长领域:在胸、腹腔镜方面上有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尤其对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双手多汗症,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食管平滑肌瘤/间质瘤切除术,反流性食管炎的各种腹腔镜胃底折叠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各种腹腔镜脾脏手术,治疗食管、胃底出血的门奇断流术、消化道特别是胃、肠道疾病和肿瘤如腹腔镜胃平滑肌瘤切除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大肠癌、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阑尾手术,与小肠疾病有关的各种外科手术,各部位的复杂疝、切口疝及腹股沟疝的开放及微创修补术,肝胆外科如肝外胆道疾病的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息肉、胆总管结石,肝囊肿,肝肿瘤等。
李永翔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擅长领域:李永翔,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卫计委青年领军人才,普外科行政副主任兼胃肠外科(八病区、腹腔镜外科中心)主任。国家卫计委普外科内镜质控专家,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外科学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安徽微创医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抗癌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外科分会腔镜及内镜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及世界内镜协会无气腹腹腔镜委员会委员。 1991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7月复旦大学毕业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Diakonie医院、汉诺威医学院外科学习,多次赴美国、韩国、法国、奥地利、香港进行胃癌及大肠癌手术的学习和交流并在国际会议作大会发言。精通各类胃肠道肿瘤及非肿瘤疾病的手术治疗,对各类疝及脾脏疾病及肝胆胰疾病的外科治疗也颇为擅长,熟练掌握各类普外科手术技术,能够熟练进行胃肠道肿瘤根治、半肝切除、胰头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脏器切除、乳腺及甲状腺癌根治等普外科复杂及常规手术,率先在省内开展完全腹腔镜下腹腔镜贲门癌根治+Orvil消化道重建术、巨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腹胸腔镜联合食道癌根治术及经脐单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及胆囊切除、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等手术;是省内最早规模开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胃癌根治等手术者,安徽省普外科领域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数量和疗效处于全省领先国内先进行列,腹腔镜胃癌根治获得安徽省手术视频比赛一等奖并获中部四省(苏皖鲁豫)手术视频比赛第一名,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进入全国手术视频比赛总决赛并获得风范达人奖(全国有8名参加决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已开展:胃癌根治、结肠癌根治、直肠癌根治、胆总管下段癌行完全腔镜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食管裂孔疝修补,处于国内先进行列(部分处于国内领先)。每年多次在国内外进行讲学。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第一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主持包括安徽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等省级科研课题4项;主持厅级及院内项目3项。科研研究方向:胃肠道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移植免疫,目前正指导多名研究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英文论文10篇,其它英文论文2篇,最高影响因子5.4分),担任世界胃肠杂志及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杂志编委。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8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项,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国家教育部授予“工人先锋号”,2013年获得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
邵永胜主任医师武汉市第六医院擅长领域:胃肠道疾病和腹外疝的诊治,尤其是胃肠道肿瘤的外科治疗,以及腹腔和腹膜后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