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5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睡眠质量还会影响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调整好睡眠

核心提示:生活中,睡眠质量关乎着人的身体健康,因为人的身体也是需要休息和调整的。其次,睡眠质量还和血糖高低有关系,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或睡眠过程中出现异常的行为。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两类:一类是睡眠过多,如因内分泌障碍、代谢异常引起的嗜睡或昏睡;另一类是睡眠不足或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或早醒、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等。在糖友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低通气综合征(OSAHS),这类患者貌似睡得很好、鼾声如雷,实则未能真正地进入睡眠。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2型糖尿病患者的OSAHS患病率在23%~75%;经北京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研究发现,我国住院2型糖友中OSAHS的患病率接近70%,另有半数以上糖友有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如失眠和早醒等。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睡不好严重有害糖友的健康。第一,睡眠障碍导致有效睡眠时间缩短,这会抑制胰岛素分泌并使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第二,睡眠障碍会影响正常的激素昼夜节律,如夜间升高血糖的激素(皮质醇等)浓度升高会导致晨起时胰岛素抵抗加剧,生长激素分泌时间的延长也会引起机体血糖水平升高。第三,睡眠障碍会改变机体的食欲调节激素分泌,使人吃得过多,同时白天由于嗜睡、疲倦而活动量下降。这易导致肥胖的发生,并加重胰岛素抵抗。

糖友如何才能睡得更好呢?首先,糖友应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在白天睡觉。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糖友不应在床上看书、看电视或工作。另外,在准备入睡前6小时避免摄入刺激性物质,如咖啡、酒精、浓茶或大量吸烟等。睡前不进行剧烈运动,不听摇滚类等刺激性音乐,可以伸个懒腰放松,也可反复计数放松心情。入睡时可选择舒适的姿势如右侧卧等,尽量避免声光刺激,心平气和、排除杂念、放松心境。最后,如果经上述调节后仍出现失眠等症状,要及时就医,经医生评估后对症治疗。如出现打鼾等症状,要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治疗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所引起或加重的OSAHS。若OSAHS是由于黏膜组织肥厚等引起的,也可选择手术矫正治疗。同时注意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减肥。


此外,糖友也需注意睡眠安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有可能出现夜间低血糖。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发生夜间低血糖风险更高,并且使用胰岛素和促胰岛素分泌剂会进一步提高这种风险。夜间入眠后是低血糖的高发时段,怀疑发生低血糖的糖友应当进行夜间血糖监测,必要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加以明确,但不必整夜检测,以免影响睡眠。夜间低血糖的表现因人而异,有些糖友表现为易被唤醒,醒后感到头晕、心慌、胸部发紧、身上出汗等;有些则反复做恶梦,夜间惊醒。这类人群还要注意睡前不要进行大量运动,必要时可咨询医生后在睡前加餐。

还需注意,2型糖友有可能出现夜间血糖过高,原因是使用降糖药物剂量不足、晚餐吃得过多、餐后运动量过少等,长此以往将出现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如果血糖骤然升高还可能会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夜间高血糖易出现多尿、口渴,导致糖友如厕和饮水增加,影响睡眠。糖友可遵医嘱改进生活方式、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控制血糖以利安眠。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推荐专家更多 苏明副主任医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长征医院

擅长领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的冠心病、脑梗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末梢神经炎,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取得较好疗效

孟景茜郑州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7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症、痤疮、黄褐斑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郭建中主治医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内分泌紊乱,运用经方诊治临床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糖尿病并发心、脑、肾、眼底、神经及其大血管病变,内分泌紊乱、痛风、不孕不育、月经病(闭经、痛经等)、更年期综合症、甲状腺肿大、甲状功能减退等内分泌有独到的认知及治疗方法,另外如外感、咳喘、冠心病、慢性肾病、白塞氏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强制性脊柱炎、牛皮癣、痤疮、慢性肠炎、乳腺增生、前列腺炎、血小板减少症、小儿抽动症,肿瘤化疗后综合症、鼻炎、副鼻窦炎、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及其他内科常见病、疑难杂症等。

上一篇:吃什么菜可以降血糖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如何吃对主食?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