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见附件(1578KB,2页)。
【关键词】 丙泊酚 舒芬太尼 小儿 扁桃体摘除术
中国分类号:R971.2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249-02
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创伤较大,术后口腔内存在渗血易导致误吸,因此需要一种苏醒快,无躁动,无痛苦的麻醉方式。以往多用氯胺酮作为主要麻醉药物进行静脉麻醉,存在苏醒期烦躁,给术后管理工作带来不便。近年来,我们将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术中麻醉效果良好,术后苏醒迅速彻底,苏醒期安静,消除了因苏醒不适导致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拟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50例,ASAⅠ~Ⅱ级,男28例,女22例,年龄4~10岁,体重16~32kg,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5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1mg/kg,开放静脉后,面罩吸氧。S组缓慢静注0.1mg/kg咪唑安定、0.10mg/kg万可松、1μg/kg舒芬太尼,丙泊酚TCI血浆浓度设定3.0μg/ml,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频率14~20次/min,潮气量10~15ml/kg,吸、呼比为1∶2,调整通气参数使保持呼吸末CO2分压在30~40mmHg(4~5.3KPa)。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输注。 K组以静注0.1mg/kg咪唑安定、0.10mg/kg万可松、氯胺酮2~2.5mg/kg,丙泊酚TCI血浆浓度设定3.0μg/ml,麻醉诱导、插管,术中输入适量的平衡盐液。患儿自主呼吸恢复、神智清醒后拔管,术后经鼻导管吸氧1~2L/min。
1.3 观察指标
常规监测ECG、HR、BP和SpO2、PETCO2。记录麻醉恢复过程中出现吞咽反射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SPPS软件包,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P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5-0515A/2010/10/215.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7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