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5-30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健康速递 >

从5针到“2

随着天气转暖,不少医院急诊室接诊的猫狗抓咬伤患者数量激增。狂犬病主要通过猫狗等动物的抓咬传播。 一旦发作,患者死亡率高达100%,关键在于预防。 5月9日,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朱政纲在2025中国狂犬病学术年会上表示。

狂犬病疫苗是防控狂犬病发病的唯一手段。朱政纲介绍,根据狂犬病病程的专家共识,狂犬病可分为五个阶段:感染、潜伏期(5天至1天年,通常为1-3个月),前驱期(0-10天)、急性神经期(2-7天)和昏迷和死亡(5-14天);而据现有临床试验数据分析,狂犬疫苗诱导的主动免疫在大约7到10天之间产生中和抗体,在完全接种疫苗后1到2周达到最高水平。

在疫苗接种程序方面,2023年版《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优化了首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程序,在原有5针暴露后免疫程序基础上,新增已批准使用的 2-1-1 免疫程序。朱政纲在会上对 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效果评价分析 进行了讲解,他提到,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报告、十二五重大专项子课题 人用狂犬病疫苗IV期临床试验研究中的临床试验数据分析, 2-1-1 免疫程序和 5针法 免疫程序同样安全, 2-1-1 免疫程序对比于 5针法 免疫程序可以更快产生抗体,获得更早的保护,保护持久;且同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同时, 2-1-1 免疫程序显著缩短了接种周期,减少了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同时也减轻了门诊工作人员的负担。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3种不同细胞基质的狂犬病疫苗:原代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和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 与部分国家仅有单一狂犬疫苗不同,我国市场上有多款疫苗可供选择,能为不同人群提供更精准的接种方案。 朱政纲强调,但医生在选择疫苗和免疫策略时,应详细了解患者既往史,尤其是过敏史,确保接种安全有效。

(责编:荆雪涛)

上一篇: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下一篇:“内蒙古惠蒙保2025”发布,参保患者获赔更加容易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