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5-30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健康速递 >

春夏换季警惕慢性手部湿疹!新药研发有望提供新选择

春夏换季时,皮肤问题高发,尤其容易出现手部湿疹,导致生活、工作和心理状态受到严重影响。 5月1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建中教授在 慢性手部湿疹公众疾病教育项目媒体沟通会 上表示,近年来出现的不少新药物为皮肤病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手部湿疹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手部的炎症性皮肤病,表现多种多样,如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鳞屑、结痂、苔藓样变、角化过度、皲裂等,还可能伴有瘙痒。

张建中教授提醒,手部湿疹的危害不容小觑。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的双手可能会出现大量裂口,导致手部无法正常活动,甚至无法弯曲,从而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如果患者本身是过敏体质,手部湿疹可能还会进一步引发其他部位的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手部湿疹的负担远远不止于皮肤表面,需要充分重视。皮肤出现手部湿疹相关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并且治疗,以避免其发展为慢性,造成严重后果。

外用药物治疗是手部湿疹的主要治疗方式,传统的一线治疗药物是外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快速抗炎,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因此,使用该药时需进遵医嘱。 张建中教授介绍,目前,其团队正在进行新型药物 外用泛JAK抑制剂 的临床研究,有望为慢性手部湿疹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张建中教授提醒,手部湿疹的预防和治疗一样重要,平时应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如清洁剂、消毒剂等;如果必须接触,平时注意戴好手套;每次洗手后要立即擦干,并涂上润肤剂或护手霜,保持手部皮肤滋润;洗手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碱性过大的香皂或肥皂等。工人、护士等容易发生手部湿疹的人群,平时更应做好防护。

(责编:荆雪涛)

上一篇:老药新用!梁远波教授团队发现二甲双胍有降眼压潜能
下一篇:中华骨髓库入库数据超360万人份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