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4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保健专题 >

找专家看病四攻略(就医指南)

  中国一线城市大医院里的专家们就像动物园里的熊猫,永远都有长长的队伍等在门诊室外。在现今看病难的大环境下,如何与专家进行快速而良好的沟通,需要一点小技巧。现为大家奉上就医操作指南,欢迎争相传阅。

 选择医生篇:

 找“临床型”的好医生

 选医生别盲目崇拜高头衔,当然,院士型专家不在此指南范围内。需要找专家看病时,患者一般都已经对自身病情多少有些知晓,找专家只是需要确诊并决定后续治疗方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如非急重病,又不清楚应该找哪个专科,可以先去社区医院找个全科医生做个初步诊断,并确定后续该找哪个专科治疗。如无时间,也可根据不适部位来初步自行判断对应的专科。如果是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疼痛,可选择疼痛科,由医生判断病情后,再转诊相应专科继续治疗。

 2.了解就诊专科后,可根据正规医学网站推荐的全国医生排名来选择医生和医院。

 3.利用正规医学网站的资源,上面有专家介绍、科普文章、病例问答、病人评价等等。对病人回答多的,证明此医生责任心强、耐性好,肯奉献业余时间替患者服务。这样的医生,在人潮如涌的门诊中,多半也能保持好脾气,给患者好心情。另外,这类医生通常对临床有较多时间投入,沟通能力好,而非仅专注于写论文的科研型医生。网站上好评多的,自然也部分体现了此医生的医术水平。至于少量批评的例子,可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评判医生技术的唯一标准。

 4.利用网络优势,可以同时咨询数个医生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8-7532B/2015/01/23.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47 字符。
上一篇:当心“山寨版”感冒(就医指南)
下一篇:三部委联合发文推进异地就医(新知·见闻)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