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心脑循环 > 高血压 >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现状(经验交流)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与疗效,高血压脑出血(HICH)又称脑溢血或出血性脑中风,是指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重,病死率高(40%~60%),病残率也高(占生存者的50%~85%)。方法:手术治疗[1]能及时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使被挤压的脑组织及时复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继发性脑水肿及脑缺氧状况减轻,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结论: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中、重度脑出血采用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已成定论,现就其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321-01

 一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

 手术目的是消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恢复受压的神经元,防止和减轻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阻断威胁生命的恶性循环。由于对手术指征选择的不同,因此所获的治疗效果也不相同。一般按以下原则选择:①病情分级:根据意识障碍程度并结合神经系统体征分为5级,Ⅱ、Ⅲ、Ⅳ级适合手术治疗。②血肿量:血肿量幕上>30 ml,幕下>10 ml,或血肿不大,但中线结构移位明显>1 cm,脑室或脑池受压起明显者。③脑出血破入脑室呈铸形致脑积水。④颅内压监测压力在2.7 kPa以上,呈进行性升高表现。如患者处于深昏迷、濒死状态、呼吸骤停、双侧瞳孔散大,有这些情况之一者应暂缓手术。

 目前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尚存较大争议,大多数学者主张超早期手术(出血后7 h内),超早期手术能尽早清除血肿,减轻脑水肿及脑组织坏死,但容易二次出血。国外文献总结了两组超早期手术病例(38例及1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率为7%~7.8%,63例可生活自理,26%部分自理,表明超早期手术可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并不会增加死亡率,显示超早期手术的优越性。研究发现幕上血肿>30 ml,幕下血肿>10 ml即可造成颅压调节失代偿。而CT动态观察发现:83%的脑出血在发病6 h内仍有血肿增大,17%在6~24 h内血肿增大。因此在出血后6~7 h如能及时进行血肿清除术,可使周围的脑组织所遭受的继发性损害降到最低程度。早期手术(出血后7~48 h)和延期手术(出血48 h后)虽能减少二次出血的发生率,但由于脑水肿已较严重,加上血肿本身释放的有害物质等因素导致脑组织损伤,使受压神经元恢复的可能性也小。研究发现,24小时(12.24%)的患者,后两者的再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建议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选择在发病后6~24小时较为理想,既能达到较好的手术疗效,又能减少术后再出血率。但如何解除血肿压迫,如何中断病理损害过程,是治疗首要考虑的问题。

 二 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1.开颅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为传统手术,可分为皮骨瓣成形开颅术及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开颅手术多用于出血部位不深,出血量大,中线移位严重,术前病情分级为Ⅲ级以上并已有脑疝形成但时间较短,且患者一般情况好,心、肺等重要脑器无严重功能障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其优点是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及液化坏死的脑组织,止血满意,能达到立即减压的目的,如术前病情严重,脑水肿明显,术毕时颅压下降不明显,可继续行去骨瓣减压,以顺利渡过术后反应期,小脑出血多采用此法,缺点是需全麻麻醉,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手术死亡率较高,经济负担重。改进的小骨窗(直径2~3 cm)血肿清除术的优点是可局麻下进行,对血肿周围正常脑组织损伤小,入颅快,缺点为视野小,深部血肿清除受限。多用于病情较轻,出血量不大的皮质下或壳核出血。

 2.微创手术

 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有逐渐取代大骨瓣开颅术的趋势,微创外科手术指征较前明显扩大。[2]①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CT导向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碎吸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目前日益受到瞩目并被广泛采用,主要应用于基底节丘脑、脑叶及小脑出血,血肿较大者。对于患者一般情况差,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更为适合。采用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12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结果术后9例恢复良好,1例植物人状态生存,1例术后1 d内死亡,1例死于肺感染,作者认为与传统开颅手术比较,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可减轻脑组织损伤、减轻患者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等优点。临床实践证实,首次穿刺如能吸出血肿总量的60%~70%,即可达到减压目的,也可避免脑压波动过大及中线移位过快出现的损伤,残余血肿可通过置管、血腔内注入尿激酶或重组链激酶等进行溶解,以利于引流排出。②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常可破入脑室,形成脑室内血肿,病情进展快,预后不好。病情恶化的原因是脑室内积血阻塞脑室系统,形成梗阻性脑积水,脑室急剧膨胀,颅内压迅速升高,脑疝形成,使下丘脑脑干受压损伤及脑深部结构破坏,引起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快速消除脑室内积血,解除压迫,阻断其恶性循环,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病死率较高。目前多行锥(钻)颅脑室外引流,脑室内注入纤维蛋白溶解剂治疗,优点是手术简便,创伤小,可在局麻下操作,早期可迅速缓解梗阻性脑积水和清除部分血肿,缓解颅内高压,缓解早期脑疝,为后期治疗赢得时间,术后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明显改善预后。③立体定向内窥镜手术:该手术具有直视下操作、定位精确、安全可靠、微创等优点,疗效肯定,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与常规开颅术及钻颅碎吸术比较,结果窥镜组总有效率为93%,与碎吸组的51%和手术组的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百拇医药(赵宝君)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1-4949D/2014/02/301.htm
上一篇:顽固性高血压的病因和治疗(经验交流)
下一篇:摭谈睡眠与高血压的关系(经验交流)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