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的15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所接受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椎管内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平均75例患者,并使用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监测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状况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手术前,手术后椎麻组和全麻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的分值均明显降低,且全麻组患者的MMSE分值低于椎麻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于比较。
1.2麻醉方法
手术前半小时,椎麻组和全麻组患者均口服安定(8mg),并肌内注射阿托品。全麻组患者使用快速气管导管进行插管全麻,并依靠异氟醚+瑞芬太尼静吸联合维持麻醉效果,使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效果;椎麻组在患者椎间隙施行硬膜外穿刺,依据患者的体重注入适量的布比卡因。依据实际情况追加利多卡因(0.25%)、手术后驼人微量止痛泵镇痛,并输注芬太尼和罗哌卡因,控制给药速度(1-2mL/h)。
1.3观察指标
观察监测患者的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中手术麻醉时间、脉搏及血压等常规指标。测定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使用MMSE(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并记录MMSE评分,如果患者的MMSE评分下降10%则认为手术之后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检测时间分别为手术前6h,麻醉后的12h、24h、72h及96h。
1.4数据处理方法
02.1分析两组患者的常规监测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常规指标,结果显示椎麻组和全麻组患者的输液量、麻醉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中麻醉的安全性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仍然是影响老年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隐患,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4]。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术后行为及认知意识障碍、记忆力及注意力下降,严重时会出现生活能力下降及精神紊乱等[5]。所以,麻醉师除了要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安全,还要分析各种麻醉方式所产生的术后影响。老年患者一旦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神经系统衰老的进程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加速,很容易引发阿尔茨海默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思维、情绪、记忆等[6]。
本研究结果显示,椎麻及全麻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年龄等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排除他们对结果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均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但是不同麻醉方式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相关研究显示椎麻和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2,7],但是本次研究表明,相较于椎麻,全麻更容易引发老年患者短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临床上应依据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相比于全身麻醉,使用椎管内麻醉可以更高的降低手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率。
参考文献
[1]刘新伟.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10:47-48.
[2]许德奖,杨威,赵国栋.丙泊酚与气体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Meta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11:1623-1627.
[3]姜晓阳,张新疆,刘延超,蒋晖.两种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地方病通报,2010,01:78-79+82.
[4]史军远.不同麻醉方式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对照分析[J].现代养生,2014,12:153-154.
[5]段开明,常业恬,欧阳文,夏月峰,张文静.异氟醚与七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6,03:501-502.
[6]潘丽峰,王东信,李军.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05:510-514.
[7]曹国辉.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9,04:1218-1219., http://www.100md.com(周剑锋)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1-4949D/2015/01/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