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专题 >

浅谈肝硬化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硬化 编号:13706340 浅谈肝硬化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今日健康》 20141 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摘 要】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病死率高,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因之一,西医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根据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等病证的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肝硬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近期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有所提高,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显示了其良好的前景,较西医治疗具有较大的潜力及优势。

 【关键词】 肝硬化;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 R657.3+1; R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164-01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中虽无肝硬化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等病证的范畴。肝硬化的病因病机复杂,众多医家侧重点也各有不同。李佃贵等认为肝硬化病因病机尤为强调浊、毒、虚的共同致病,并认为“浊邪”在整个致病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其既是病因又为病果,肝硬化是由正气虚衰,浊毒内侵所致。肝硬化大多由湿热邪毒、虫毒、酒毒等侵犯肝脏日久,导致肝、脾、肾三脏受病,气滞、血瘀、水蓄而成,是本虚标实之证。邢登洲认为肝硬化的形成与体内湿热长期稽留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1-5160/2014/01/161.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1 字符。
上一篇: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60例疗效观察(中医中药)
下一篇:试论月经过少的中医治疗方法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