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探究CT检查方法对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2014年4月~2015年5月)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其实施CT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探究其诊断检出率以及影像图特征结果。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50例肺癌患者经CT方法检查后,其诊断检出例数为43例,占总例数的86.00%,其分叶征检出率为46.51%(10/43),空泡征检出率为6.98%(3/43),毛刺征检出率为18.60%(8/43),空洞征检出率为51.16%(22/43)。结论 对肺癌患者实施CT方法进行诊断,其诊断检出率较高,空间分辨率较高,其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 CT 肺癌 诊断价值 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肺癌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而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到了肺癌晚期,从而造成患者的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其实施早期诊断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研究中主要对50例肺癌患者实施CT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探究其诊断准确率,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2014年4月~2015年5月)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男性患者有33例,占总例数的66.00%,女性患者有18例,占总例数的34.00%,年龄在37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47±10.57)岁。
50例肺癌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且知情同意作为研究对象,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咯血、四肢乏力、咳嗽等[2]。
1.2 检查方法
50例肺癌患者均采用CT进行检查,即对患者进行胸部CT平扫,从患者的肺尖一直到膈肌进行扫描[3],之后对患者的肺部进行着重的扫描,最后将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50例肺癌患者经CT扫描后,其诊断检出率以及影像图特征结果。
2 结果
50例肺癌患者实施CT检查,其诊断检出例数为43例,其中有分叶征、空泡征、毛刺征、空洞征,其中,空洞征的检出率较高,其占51.16%(22/43),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50例患者经CT检查后其检出率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n(%)]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机制比较复杂[4],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其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因此造成早期肺癌患者并不容易被发现,从而使得临床确诊后患者肺癌已到晚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严重患者还会造成死亡。因此,临床上对肺癌患者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为了使得更多的肺癌患者得到早期的诊断,从而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一直针对其诊断准确率进行研究探讨,而本文研究中主要对50例肺癌患者实施CT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其诊断检出例数为43例,占总例数的86.00%,其分叶征检出率为46.51%(10/43),空泡征检出率为6.98%(3/43),毛刺征检出率为18.60%(8/43),空洞征检出率为51.16%(22/43)。
临床上一般采用CT方法作为诊断肺癌患者的首选方法,其空间分辨率较高,能够有效显示患者肺癌的影像学特征,如分叶征、空泡征、毛刺征、空洞征等,在CT图像显示下,还能够发现较小的病灶或者是位于某些特殊部位的肿瘤灶,显示患者肺部病变组织的关系,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另外,CT对患者的辐射影响力较小,经CT诊断,其通常可以看出,患者在发病后,其肺部局部位置会存在较小的静脉淤积[5],其容易出现毛刺征状,但是对于部分肺炎患者,其经过CT检查,会发现其肺部位置也会容易出现毛刺征状,容易造成误诊的现象。因此,在对患者实施CT检查后,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结合影像图进行有效检查,从而确保诊断准确率。
肺癌患者影像特征主要呈现分叶征、空泡征、毛刺征、空洞征等,其中分叶征表现为患者肺部肿瘤的外周轮廓形成弧形的突起,空泡征主要是指患者肺部肿瘤呈现出多个分布或者是点状分布,毛刺征是指患者的肺实质以及肿块边缘的交界处形成了毛刺状突起,空洞征主要是指患者肿块内部形成腔壁完整的含气空腔。有关学者曾经表明[6],对肺癌患者实施CT检查,其血流量要低于肺炎等疾病,主要原因为肺癌患者的淋巴回流比较慢,从而造成患者血管内间质逐渐缩小,最终导致患者的血流量明显低于其他疾病。
综上所述,对肺癌患者实施CT诊断,其能够有效的分辨出患者肺部影像特征的差异性,之后根据影像图进行有效的判断,其诊断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丁梓华.增强CT在肺癌患者中的诊断和常规方法效果对比研究[J].延边医学,2014,9(26):111-112.
[2]杨胜云,韩雪琴.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对诊断的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6):3388-3389.
[3]王少雁,张建,孙高峰等.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联合HRCT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3,33(1):29-33.
[4]王振青,王海波,刘海春等.PET/CT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3):338-340.
[5]孙志超,吴仪仪,余仲飞等.增强CT与PET/CT在诊断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10):42-45.
[6]周伟,刘晓华.基于科学引文索引(SCI)2002-2011年十年肺癌CT影像文献数据的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6):4269-4271, 百拇医药(武粟 唐洪渠 孔亮)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1-5160/2015/11/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