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心脑循环 > 心脑健康知识 >

仲夏防心脑血管病(健康之友)

  闷热潮湿的环境人体出汗较多,出汗与散失的水分成正比。身体丢失过多水分则血液易浓缩,粘稠度大,血流迟缓,血小板易于凝聚,血液多呈“高凝态势”,极易形成血凝块样的“栓子”。

 “栓子”若堵塞冠状动脉多致心肌缺血乏痒而发生“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栓子”若堵塞脑动脉则形成“脑血栓”或“脑栓塞”等“缺血性脑中风”。每年的7—8月,这个“仲夏”湿热时段出现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较多。

 潮湿闷热环境中出现汗流浃背者。尤宜关注及时“补水”,以防范或及时纠正血液浓缩、延缓或消除过高的血黏度,对控制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症的形成好处多多。

 日本国群马大学草津分院的仓林均医生科学地阐明了血黏度与脑梗塞发病机制的关系。他以20—39岁的男女为调查对象,调研血黏度的血细胞溶解值昼夜的变化。发现血黏度并非恒定不变。中午至傍晚,再到夜间,此间血黏度走下坡路;从深夜到黎明,再到上午的血黏度竟再次升扬。

 美国专家报告指出:早晨6时至中午12时为“脑中风”高发时段。此间血浆中“儿荼酚胺”增多,血压高、心跳快、血液浓缩、血小板聚集力“强大”易于形成“ 脑梗塞”或“脑血栓”等缺血性脑中风。

 仓林均先生于零点让受试者饮用200毫升的饮用水。在清晨时发现其血液粘稠度不仅未上升,反而回落。白开水等饮用水确实可降减血细胞的“容积值”,降低血黏度。

 倡导临睡前饮用白开水或矿泉水等,是经济又可靠的防心脑血管病的举措。出汗稍多即“补水”;餐后喝些绿豆汤、米汤、薏苡仁粥;少食“肥甘厚味”、不吸烟、不饮烈性白酒;可适当饮用葡萄酒或啤酒;忌狂喜或暴怒;适度又适当午睡、纳凉。

 出现异样“苗头”及时看医生,由医务人员给予“溶栓”等相应医疗。, http://www.100md.com(袁克俭)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1-2269B/2005/07/28.htm
上一篇:防治心脑血管病要旨
下一篇:浅谈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家庭预防(经验交流)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