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肿瘤与癌症 > 其他肿瘤和癌 >

一个癌症康复者的“花事”(养生纪实)

  生命低谷遇“玫瑰”

 我叫许元龙,1949年4月生,初中文化,是上世纪“老三届”的下放学生。1970年,我从农村上调到上海铁路局所属的芜湖铁路上工作。先在车站运转段劳动,后调到生活管理段的食堂工作。经上海铁路局考核,我从炊事员升到一级点心师。1994年妻子不幸煤气中毒意外去世后,我携带了不满十岁的女儿回沪,再转到上海铁路大厦餐厅部面点组工作。可是不幸又一次降临到我的身上,1998年9月底,上海铁路医院查出我患了鼻咽癌,医生说:“这是低分化恶性鳞癌,脑颅底骨质破坏了,可能只有几个月的生存期。”我只得请了病假,后经市劳动能力部门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了。1999年我参加了癌症患者康复(CA)俱乐部。

 2002年初的时候,有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CA俱乐部会员的丝网(袜)花展览,觉得这“工艺花”很美,心里不由萌发了兴趣。后来我到长宁区华阳街道的做花班上去看看,才知道这儿是癌症病人经常活动的一个地方,不少传授制花的老师,都是东华老年大学的学员。当时我的心理状态很差,看看别人都沐浴在温馨满足的幸福生活之中,想想自己患病丧妻,女儿又小,还居住在父母十几平方米的私房中。三代人拥挤在一起,经济上又非常拮据,我要负担日常生活开销,加上沉重的医药费支出和女儿读书费用等等,度日极为艰难。这种苦恼只有自己知道,但人没去“那世界”,就总要“活着”,总得找点事做。于是,为了排解苦恼,我就申请加入了做花的“欢乐行列中”。这是我在生命低谷中遇见的一枝“玫瑰”。

 初学做花小革新

 在班上,看到学友们能做出绚丽多彩、非常逼真的丝网花作品,我十分羡慕。我于是先仔细地观察她们的做法,从扎圈、网丝到组装一步步的过程,然后学着做。毕竟自己是新手,刚做出的花,就是没有她们做的那般好看。再屡屡请教花做得好的同学,才知道关键是我的手上功夫还不到位。手工技艺在有些人看来可能很枯燥乏味,其实这其中也有乐趣。因为这里面有个“巧劲”,还有个“美感”,这是一切工艺美术共有的特点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1-2269B/2006/01/09.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05 字符。
上一篇:体温降低引起癌症高发(大视野)
下一篇:从癌症患者到长跑冠军(养生纪实)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