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见附件(2607KB,5页)。
郝凤进 吴成举 陈井阳 谢鑫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
【摘要】研究结肠癌中p63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揭示其在结肠癌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癌旁组织中和结肠癌组织p63阳性率分别为42%和74%,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p63阳性率在结肠癌组织浸润达粘膜层、肌层中为62%,在结肠癌组织浸润达浆膜层中为91%,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p63阳性率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为86%,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为59%,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p63阳性率在A﹢B期结肠癌组织中为57%,在C﹢D期结肠癌组织中为89%,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1);p63阳性率在高分化结肠癌组织中为55%,在中低分化结肠癌组织中为87%,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p63表达上调参与结肠癌发生,并与结肠癌侵袭、淋巴结转移和临床演进关系密切.
【关键词】 p蛋白 结肠癌组织 演进 淋巴结转移 阳性率 癌旁组织 蛋白表达 病理生物学行为 存在差异 抑癌基因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05L530)
【分类号】R735.35
结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社会其发病率排在肿瘤的第2位,在我国的消化道肿瘤中排第3位.大肠癌的发生跟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一种多基因水平的表达调节失控所致,其机理目前尚未完全被人们所认识,目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复合突变的累积过程被看作是大肠癌发生的分
------
摘要:研究结肠癌中p63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揭示其在结肠癌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癌旁组织中和结肠癌组织p63阳性率分别为42%和74%,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47(2008)02-0184-05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7-7847/2008/02/19.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07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