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头颈部放疗口腔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将66例首次头颈部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临床路径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和放射性张口困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根据不同患者日常情况给予基础护理和对症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按照制定的临床路径给予护理(见表1)。
放疗前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放疗知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指导患者加强口腔护理,行全口腔清洁根治术,及时修补龋齿,及时拔除残根或断牙,早晚软毛牙刷刷牙。
放疗过程中①取下身体佩戴的金属物品,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2500ml以上,②督促病人做张口功能锻炼:张口、鼓腮、龇牙、叩齿及咬合锻炼,20分钟/次,3-5次/天,预防放射性张口困难,严格床旁交接班,用手电筒仔细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做好记录。③定期复查血象,保护性隔离。
放疗后据患者情况针对性的做好阶段性健康宣教。
出院当天出院做好健康宣教,预防感冒,严禁烟酒,适当体育运动,生活有规律。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和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①WHO将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分为0、1、2、3、4级[2]。②正常成人自然开口37-45mm,据LENT SOMA标准[7],分1、2、3、4级[3]。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选用SPSS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 P , 百拇医药(陈燕)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疾病 > 中耳疾病 > 颅外并发症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6-1499/2018/0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