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2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肿瘤与癌症 > 乳腺癌 >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乳腺癌TA方案化疗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01

 化疗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案[1],而中心静脉置管(CVC)是患者化疗时的常用置管技术,其中又以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较为常用。本研究选择行乳腺癌根治术需行化疗的7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观察不同置管方案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本科室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接收的行乳腺癌根治术后需行化疗的70例患者,根据手术根治位置与与中心静脉状况将其中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4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采用经PICC置管的30例患者分成参考组。研究组中,年龄最小的有25岁,年龄最大的有69岁,平均年龄(40.87±11.37)岁;平均病程(4.16±0.69)月。参考组中,年龄最大的有26岁,年龄最大的有71岁,平均年龄(41.29±10.87)岁;平均病程(4.36±0.91)月。2组的以上基线资料比较分析发现,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取仰卧体位,将锁骨下静脉穿刺点暴露后,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试探进针,发现静脉出血后明确穿刺部位,退针。根据明确的位置、方向进针,发现回血后将导丝插入,把穿刺针退出,以扩张器顺着导丝对皮肤进行扩张后退出。经导丝给予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深静脉12cm~16cm,把导丝退出后,明确导管位置后,给予稀肝素液或生理盐水注入,将管腔夹闭。以肝素帽套上,给予固定扣安上且缝合。常规消毒后给予无菌敷贴贴上。参考组采用和研究组相同的术前准备方法,对送管长度进行测量后,护士将PICC穿刺包打开,开展静脉穿刺,发现回血后将针芯拔除,置管约35cm~50cm,明确置入静脉后,以20mL生理盐水冲管,以肝素帽套上。常规消毒后给予无菌敷贴贴上。2组穿刺后均开展胸部透视检查,明确导管尖端处于下腔静脉1/3位置。

 1.3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者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2)详细记录2组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及静脉血栓形成等。

 1.4 统计学分析

 纳入并详细记录本研究中的全部计量及计数资料,然后输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开展分析,其中前者经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且以t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后者经[n(%)]进行表示,且以卡方检验方法分析,如果显示P0.05)。研究组的静脉血栓形成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低(P0.05)。如下表:

 3 讨论

 乳腺癌主要指发生于女性乳腺上皮组织的癌症疾病,其发病原因相对比较复杂,可能是因多方面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乳腺癌根治术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措施,而患者术后常需反复经静脉用药,以避免癌细胞扩散,以获得治愈或缓解之效。因乳腺癌根治术会切除全部病变乳房、脂肪组织及单或双侧淋巴结,对上肢静脉、淋巴液回流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导致患者术后无法行上肢穿刺输液。单侧手术也仅可行对侧PICC置管,但若对侧静脉条件较差,取较弯曲、较长左侧插管存在较大的难度,也易导致血管內膜受损,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2]。

 锁骨下静脉为颈内、腋静脉延伸,较短粗,内径1.0cm~2.0cm,血液流速较快,血管充盈[3-4];相邻组织解剖标志较显,位置表浅,插管途径较短,故行盲穿置管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行性。但对较肥胖、胸廓畸形者可经DSA造影下开展锁骨下静脉穿刺,能防止穿刺肺壁层胸膜、锁骨下动脉。本研究发现,2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两种穿刺置管术可行性均较好。而研究组的静脉血栓形成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低(P, 百拇医药(王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普通外科 > 乳腺癌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5-6851B/2017/10/63.htm
上一篇:切线半束“野中野”正向调强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整体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