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3--01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却是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引起的,其产生的机理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胎儿在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因此红细胞生成过多,出生后相对过剩)和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疸,4~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2~3周消退,在此期间小儿除黄疸外一般情况良好,食欲佳,无其它异常情况,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但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⑴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⑵黄疸程度深;⑶黄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⑷黄疸持续时间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病理性黄疸是疾病的表现,要及时治疗。病理性胆红素血症是临床新生儿科常见病症,病情持续进展,可引起胆红素性脑病,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或危及新生儿生命[1]。血液中的血红素的代谢废弃物就是胆红素,当红细胞衰老时,脾脏对其破坏处理之后产生的胆红素会经过大便排出体外。当机体胆红素代谢失常时,就会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本院妇产科护士和儿科护士对抚触加穴位按摩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5-6851B/2017/03/314.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