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应用盆底肌锻炼联合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产后尿失禁的护理对策。方法:将90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1天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1999年的诊断标准确诊,在产褥期打喷嚏、大笑、咳嗽、提重物时出现不自主尿液漏出,出现次数至少3次确定PSUI通过压力试验、指压试验和棉签试验排除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通过尿流率测定排除逼尿肌功能障碍所致的尿失禁。
1.3 入选标准[4] 本文所选的产妇对本次研究均在知情同意下进行,妊娠前未见有尿失禁情况,均未见有泌尿生殖系统结石、肿瘤以及畸形等器质性病变,产后恶露已经排净,未见有心律失常情况,未见有体内金属移植物等情况。
1.4 病例排除标准 既往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剖宫产及阴道手术产史;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消化道肿瘤者;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及精神疾病等患者;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锻炼治疗: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肌)5s,松弛休息5s,反复15次,每日训练4-8次,持续21天。观察组 在采用盆底肌锻炼的基础上,加用针灸进行治疗取中极、足三里、气海、肾俞及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针灸深度5mm 左右,以针灸针直刺2.0-2.5寸,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同时小幅度、小角度、均匀提插捻转,使患者有持久、柔和、舒适的针感,每次操作2-3min,留针30min,日1次。 对两组临床治疗时间为21天,21天之后,需要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价[5]。
1.6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者小便失禁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有效:患者小便失禁等临床症状有所消失,生活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小便失禁情况仍然存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此外,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需要对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进行临床对比,有效率=(治愈+有效)/n×100%。[6]
1.7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均以 P(杨敏 宋志新)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5-6851B/2018/08/43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