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96例烧伤患者。纳入标准:确诊为烧伤;烧伤深度为Ⅱ、Ⅲ度;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中途放弃治疗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理应激自评,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由10个条目组成,患者根据烧伤后的感受,按照“没有”、“有时”、“经常”进行3级评分。各条目得分之和为原始分数,依据公式计算成标准分数(T分),T50%26例。观察组患者男57例,女41例,年龄5~51岁,平均年龄(35.63±8.21)岁;烧伤原因:火焰伤32例,高温烫伤46例,电烧伤15例,化学伤5例;烧伤部位:头面部烧伤61例,功能部位烧伤37例;烧伤深度:混合Ⅱ度烧伤50例,深Ⅱ度烧伤30例,深Ⅱ度和Ⅲ度混合烧伤15例,Ⅲ度烧伤3例;烧伤面积:9%~50%70例,>50%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烧伤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针对烧伤不同时期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引导。具体方法如下:①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烧伤情况,包括生理病理特点、皮肤功能变化、相关注意事项等,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减轻心中疑惑及恐惧感。②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说出心中想法,耐心倾听患者表述,及时解答患者关于烧伤方面的问题。③可通过抚触、温柔注视等非语言方式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稳定患者情绪。患者出现好转时可多次勉励患者,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和毅力。④健康教育:待患者病情基本好转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指导,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宣讲,通过媒体课件、宣传手册、讲课等方法帮助患者通过多种形式掌握整形治疗的具体方法、目的所在及瘢痕反应对策、相关注意事宜等。⑤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烧伤和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家属如何进行心理支持,从旁鼓励帮助患者,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深切关心和被需要感,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勇气。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①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该量表包括焦虑、抑郁、敌对、恐怖、躯体化、强迫、偏执、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及其他因子,因本研究针对心理状态,在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时并未将“其他因子”列入调查范围。九个方面设定90个自我评定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制,分别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理解并认同治疗护理方案,主动配合治疗;部分依从:被动配合治疗护理,偶有不配合情况;不依从:不配合治疗护理。完全依从为依从性好,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为依从性差。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治疗护理依从性以率(%)表示,两组间采用检验;护理前、后SCL-90评分以表示,两组间采用t检验,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CL-90评分均显著下降(P(蔡栋菁)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5-6851B/2018/07/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