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从中医的瘀血理论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多“瘀”的特点。
【关键词】瘀血;非小细胞肺癌;论治
【中图分类号】 R151.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120-01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而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恶性肿瘤首位。肺癌根据病理类型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85%,其中大部分在诊断时已属不能手术根治性切除的局部进展或晚期患者。中医虽然没有肺癌的病名,但有很多记载类似于现在的肺癌。中医文献中的“肺积”、“息贲”、“肺壅”、“息积”等都是对此病的论述[1]。关于肺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也都有很多的记载。本文从中医瘀血的角度,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及特点进行初步探讨。
1 从“瘀”探讨病因病机
恶性肿瘤在中医中有很多别称,如“积、伏梁、石、岩”等,其与血瘀证的关系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论述。如王清任认为:“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瘕痃癖源流》指出:“邪积胸中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5-6851B/2020/06/211.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