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主要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86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3例,分别接受急诊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评价两种护理干预效果的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百拇医药
前言:心肺复苏是处理心脏骤停的首选方法,可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患者全身组织细胞的缺氧、缺血情况。我院针对心肺复苏患者,积极推广急诊护理干预模式,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满意,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86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43例,包括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52.8±7.3)岁。对照组患者43例,包括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2±6.8)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关注患者心电图变化,判断患者疾病变化趋势,常规建立静脉通路之后,遵医嘱用药,并记录患者用药后的身体状况表现,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异常。
, 百拇医药
研究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心电图监测。护理人员观察患者心电图特征,掌握患者心率、呼吸变化情况,每隔30min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判断是否存在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情况,针对早期监测期间的各种异常情况都需要及时上报至主治医师,方便主治医师掌握患者病情。(2)脑部复苏护理。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后,积极改善心搏骤停所造成的脑组织缺氧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来改善脑部代谢率。护理期间将湿毛巾放在患者颈部、头部等位置,调节室内温度维持在18℃,避免温度过高,可以显著改善脑再灌注损伤。(3)吸氧护理。心搏骤停患者的呼吸功能受影响,为了维持患者正常的会功能,需要借助呼吸机保证呼吸。因此在吸氧期间,护理人员要将气管导管近端固定牢,避免脱落;注意观察气管状态,确保气管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根据患者痰液分泌情况做好吸痰护理;护理人员始终关注患者呼吸道、口腔内分泌物排出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发钳症状,保持呼吸道的畅通。(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向患者接受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并对疾病治疗情况进行阐述,深化患者对治疗现状以及治疗方案的认识;详细告知与疾病有关的注意事项,并采用微信等手机APP,实现与患者之间的一对一交流,选择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的相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情况进行简单说明,强化患者自我保健能力。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动脉压、心率以及康复效果、住院时间等资料。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以t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 百拇医药
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抢救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巨大。在我院工作中,为了可以进一步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应用了急诊护理干预模式,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满意。
从表1的相关数据可知,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急诊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后的心率、动脉压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百拇医药(周丽贇)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康复医疗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5-6851B/2020/02/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