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2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妇科 >

中医妇科腹诊探讨

当前位置: 首页 期刊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1年第8期 编号:12704346 中医妇科腹诊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1年第8期 中医妇科病,四诊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259-01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妇科腹部诊断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多年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传统中医腹诊方法,当代中医的新发展、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以其促进中医妇科临床诊断的发展。结论:作为中医的重要部分,中医妇科腹诊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源于《内经》、《难经》、并在随后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所发展,逐渐形成,腹诊的内容丰富,辩证思想贯穿其中,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医妇科腹诊成为中医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分支,在结合当代的腹部探查方法,使得诊断技巧更佳丰富,大大降低了误诊率,促进了治愈率的提高。

 【关键词】中医妇科病 腹诊 四诊

 中医诊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的一个分支,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器械辅助检测使得内诊广泛应用,传统的腹诊在临床上越来越少,本文就临床腹诊经验,文献、历史资料、展开讨论,浅谈腹诊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

 1 腹诊在中医妇科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腹诊主要作为一种临床手段,用于中医临床上的辨证,最早出现在《内经》、《伤寒论》等古老的医学专著之中,《内经》中关于腹诊的记载是后来腹诊发展的起源,《伤寒论》则是将腹诊与辨证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并将其运用在对治病机理的分析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2-3783B/2011/08/350.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0 字符。
上一篇:情景模拟导入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论文下载:浅议中医妇科病的诊治特点(生活保健)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