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1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四季养生 >

夏季慎防“游泳耳”(生活保健)

  夏季来临,又是畅游的好时机,相信不少人有过游泳时耳朵入水的经历。大部分人认为使用棉花棒能吸走耳内残留水份,但一般棉花棒的直径跟外耳道直径差不多,容易将耳垢愈推愈入,甚至推至耳道深处,增加清洁难度,也会增加耳道疾病的感染机会。

 游泳后也不宜随便滴一些含抗生素的耳药水,这样会选择性杀死外耳道皮肤的正常细菌,令真菌过度滋生。许多“游泳耳”问题源于过度清洁所致,耳朵皮肤非常薄弱、敏感,过度用力清洁反而会擦损耳内皮肤,引起细菌感染及外耳道炎。

 游泳后护理耳朵的正确方法包括以下几点:⑴如用浴液清洗身体,应避免浴液进入外耳道,以免导致皮肤过敏引起感染;⑵切勿用花洒直接喷向耳道,以免刺破耳膜;⑶用毛巾抹干耳壳及外耳道表层,也可放毛巾在外耳道外把水引出,切记不应使用棉花棒;⑷保持耳道干爽,不要立即戴上耳机听音乐。

 耳疾患者只要做足准备,同样可以享受游泳的乐趣。中耳积液患者可在置了耳管后,游泳时将头露出水面,不要把耳潜在水中,必要时可带上防水耳塞。慢性中耳炎患者必须佩戴防水耳塞才可下水,以确保耳道干爽,避免感染。

 (摘自香港《文汇报》), 百拇医药(曾敬贤)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2-5085C/2009/07/28.htm
上一篇:预防夏季中风三要素(特别关注)
下一篇:四大“纪律”保春季健康(生活广角)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