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1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心脑循环 > 心脑健康知识 >

打呼噜是心脑血管病难治的“元凶”(特别关注)

  一项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国际性研究显示,“打呼噜”不是睡得香的标志,而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打呼噜”不仅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也是导致此类疾病常规治疗不理想的最大“元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从而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在成人中患病率为2%~4%,我国成人患病率在4%左右。美国《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约50%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患有高血压,至少30%的高血压患者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而这部分患者多被漏诊而贻误治疗。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20%~30%。呼吸暂停指数是预测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指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冠心病患者5年病死率比对照组增加了62%。

 虽然近年来公众对死亡率非常高的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重视,但许多患者的常规治疗结果并不是很理想。专家指出,心脏病患者很可能在睡梦中因为缺氧而使心脏突然停跳发生猝死。从临床来看,糖尿病控制不好、性功能减退等,也都和睡眠呼吸暂停有很密切的关系。

 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目前有多种方法:一是进行手术,效果可立竿见影,但有一定的风险;二是积极减肥,这对缓解症状有很大的帮助;三是使用睡眠呼吸机,不但能改善睡眠,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四是侧睡,可以减轻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五是改变脸部结构,因为一般来说,尖脸、下颌短小而后缩的脸型更容易发生气道狭窄。

 (庄妃轩摘自《羊城晚报》), http://www.100md.com(宋导 余健新)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2-5085C/2012/10/118.htm
上一篇:常见心脑急症的错误急救法(特别关注)
下一篇:高科技缔造心脑健康新希望(特别关注)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