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8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肿瘤与癌症 > 肠癌 >

结肠癌围手术期及化疗护理体会(护理与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120-01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60岁。我国的结肠癌发病率,以直肠癌占第一位,约占50%~70%,其次为乙状结肠癌,约占12%~14%,结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恶性肿瘤疾病。其治疗目前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营养支持等治疗的综合治疗,加强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对于结肠癌术后的顺利恢复尤为重要。本院2010 年1 月~2014 年12 月共收治23 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结肠癌患者,现将患者的围手术期及化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15 例,女8 例,年龄38-82 岁,中位年龄48 岁,本组23 例患者中表现为大便性状及习惯改变16 例,反复发作腹痛9 例,便血18 例,贫血、乏力11 例,以肠梗阻为首发病因入院6 例,腹部体检可扪及肿块者5 例。病程为5 天-8 个月。合并高血压9 例,糖尿病4 例,冠心病5 例,慢性气管炎5 例。

 1.2 辅助检查及诊断: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电子结肠镜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其中肿瘤位于升结肠3 例,结肠肝曲1 例,横结肠3 例,结肠脾曲1 例,降结肠4 例,乙状结肠3 例,直肠8 例。16 例患者CEA 不同程度增高。

 1.3 治疗方法:

 2 例直肠癌患者因急性肠梗阻急诊手术治疗,行肿瘤切除肠造瘘术,术后3 个月后行2 期关瘘术。其他患者均经完善的术前准备后行结肠癌根治术。

 1.4 结果:

 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 例,粘连性肠梗阻5 例,切口感染4 例,经保守治疗及切口换药治愈。所有23 患者无吻合口瘘发生。随访3 个月-2 年,无复发及死亡病例。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入院后应全面评估患者的性格及家庭和社会背景,及对病情的认知程度。结肠癌患者因患有肿瘤并对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未知的担忧,会存在焦虑,恐惧等许多心理问题,故入院宣教和心理护理在整个治疗护理中显得非常重要。患者入院后应安排具有一定心理护理经验的护士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对生活充满希望,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需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主动积极向其介绍结肠癌相关知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预后,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患者家属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加强沟通和协作,使其认识到家属的支持对患者的重要性。

 2.1.2 术前肠道准备:

 术前1 天进少渣流质饮食,术前3 d 口服链霉素、甲硝唑等肠道抗生素和30%硫酸镁导泻,术前晚及术晨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灌肠前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高龄患者,并向患者讲明灌肠的目的、意义及灌肠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操作。灌肠时应严格掌握灌肠液液量和液压。急性肠梗阻患者禁忌导泻,否则会加重肠梗阻,甚至会引起肠绞窄。

 2.1.3 心血管疾病护理:

 老年患者术前更易出现情绪紧张,引起血压升高、心绞痛发作、心律失常等不适。血压升高患者,应注意安慰患者情绪,同时给予合理的降压药物,以防术中及术后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和心力衰竭。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术前行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正确判断手术风险,并给予合理的治疗,嘱其忌烟酒、咖啡、浓茶及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勿进食过饱,限制钠盐摄入,避免患者激动和烦躁,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2.1.4 一般护理:

 慢性咳嗽,过度吸烟者,指导患者锻炼深呼吸和有效咳痰动作,必要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雾化治疗。嘱咐患者预防感冒,术前戒烟2 周。高血压患者定时测血压,使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 以下。糖尿病患者规律检测餐前及餐后血糖。术前应用维生素K1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术前及术后出血。

 2.2 术后护理

 2.2.1 加强心肺功能监测:

 由于手术创伤、麻醉、术后疼痛等因素,患者术后可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予吸氧、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血糖。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量及速度。对于疼痛的患者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严重的可以肌注盐酸哌替啶50~100mg。

 2.2.2 体位及活动指导: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复苏后,早期采取半坐卧位,减少膈下脓肿的发生及减轻切口的疼痛。协助患者翻身每2 小时1 次,术后第l 天协助患者坐起床沿,术后第2 天协助患者坐起床边椅子上,术后第3 天协助患者起床沿着床边走,每天3-4 次,以后根据患者情况增加活动范围,常规给予腹带包扎,减轻伤口疼痛,防止伤口裂开。

 2.2.3 引流管护理:

 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打折,受压,脱出,随时观察管道通畅情况,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拔尿管前先夹管,每2 h 开放一次,以训练膀胱收缩功能,促使自动排尿的恢复。拔出尿管后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看是否存在膀胱麻痹,尿潴留,可给予膀胱局部热敷。

 2.2.4 加强营养支持:

 结肠癌患者由于长时间恶性肿瘤慢性消耗及其他器官疾病影响,如合并肠梗阻还会引起水电解质及机体代谢内环境不平衡。手术应激机体对热量及蛋白质的需要增加,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影响伤口愈合。术后早期给予静脉营养,如胃肠功能恢复后,早期改用肠道营养,防止胃肠粘膜萎缩和肠道菌群移位。另外,长期静脉高营养还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和深静脉导管感染等并发症。 (王丽娟) 第 1 2 页 下一页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2-3763/2014/04/139.htm
上一篇:论文下载:联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疗法用于晚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研究
下一篇:结肠癌围手术期及化疗护理体会(论著)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