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8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育儿宝典 > 育儿 >

教育与心理发展同步进行(育儿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期刊 《儿童与健康》 2004年第3期 编号:11043439 教育与心理发展同步进行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1日 《儿童与健康》 2004年第3期 教育与心理发展同步进行
  控制人口政策是我国的长期国策,那么二十几年来随之涌现的近一亿的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重视和关注的焦点。智力发育、身体发展,在优越的环境下呈上升趋势,而心理的健康发展,道德行为的培养等方面却被大多数家长所忽视。

 人生最初几年的身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在体育、音乐、艺术、语言、数学和科技等方面,其才能的发展已证明早期教育具有巨大威力。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长已经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惜一切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同时也有些家长操之过急的行为,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首先,儿童心理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指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着极大的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的发挥需要外力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指导。离开教育,儿童心理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某学院曾对幼儿数概念发展的水平作过一次凋查,调查结果说明,受过幼儿教育和未受过幼儿教育的农村儿童在计数、数序和运算能力的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未受过教育的六岁半儿童,较同年龄受过幼儿教育的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晚两年。其中离城市较远的贫困山区又较市郊儿童晚半年以上。这些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因为山区教育条件差一些,还没有进行学前教育,他们掌握数概念较缓慢。与此同时,我国的幼儿教育制度在不断地完善,先后制定了《幼儿教育纲要》、新大纲、和五大领域的教学改革,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活动内容。然而,在我们对独生子女家长的一次调查中,70%的家长认为大纲所要求的太简单,我们孩子还可以接受比这更难的知识。家长是这样认为的,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孩子本应很快乐的接受学习,但如果超出这个年龄特点的知识范围,孩子很容易失去注意力或感到吃力。科学的教育计划指导着心理得到应用的发展,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违背教育的科学性。

 其次,教育必须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教育要发挥作用必须掌握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儿童有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喜爱探索的特点,如果循循善诱方法得当,是能促进幼儿智能和个性品质的发展的。可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城市家长都希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出国留学。为此许多家长在幼儿园阶段就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让孩子认字、做标本,学习绘画、练习书法等,给孩子心理上、身体上施加了极大的压力。有些要求不符和孩子的兴趣,孩子费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实现,常常是屡遭挫折和失败,结果是丧失信心害怕学习。这些违反科学的做法,对孩子身心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曾就对独生子女教育提出几条建议,其中有一条就谈到:“儿童心理发展和儿童教育措施,是有一定规律的。父母应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同时,儿童教育工作又是一门艺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不是随随便便,漫不经心,就可以做好的。做父母的要有计划、有预见、有耐心、有方法技巧的去进行这一工作。”, http://www.100md.com(水进毅)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4-969X/2004/03/04.htm
上一篇:宝宝需要肌肤相亲(育儿指南)
下一篇:测测你的孩子学习用功吗?(育儿指南)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