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8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沈自尹:“异病同治”打开成功之门(特色专科)

  沈自尹院士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西学中”的大潮下,接受过系统而严格的英美式正规西医教育的他奉命学习中医,此后,他用长达半个多世纪甘于寂寞的坚持、与时俱进的探求、博采众长的创新,在荆棘丛生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意外”走上中医之路

 中医“肾”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并不简单。

 在西医看来,不同的疾病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强调的是规范;但是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不同的疾病采用同一个治疗原则,即异病同治却是司空见惯,注重的是疗效。

 中医学说认为“肾”为五脏阴阳之源,先天之本,在脏象理论中居核心地位;“肾阳虚证”是中医“肾”最为常见的病证,以出现腰膝酸软、怕冷、脉象沉细等一组特定的症候群来辨别。在西医不同的疾病中均可能出现中医所说的“肾阳虚证”。但是,这些中医善用的“语言”,在西方医学看来,却晦涩难懂。

 如何能够借助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阐明中医“肾阳虚证”的生物学基础?这个“翻译”和“探索”的旅程,注定充满了艰辛。

 翻开沈自尹的履历,可谓“一步一个脚印”。上世纪50年代,沈自尹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医“肾”本质理论研究。1960年,他从肾的研究中总结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富有辩证思想的论点,以此作为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结合的突破口。接着 ...... 第 1 2 页 下一页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1-0223A/2011/04/06.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1 字符。
上一篇:请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特别报道)
下一篇:中医擅长看哪些病?(名医坐堂)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