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将2012至2013年间的52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6例,前者给予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外涂),联合应用甘草酸苷胶囊(口服)进行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再外加中药汤剂进行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候指数评分以及疗效。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这两组患者的渗液,瘙痒,皮损的症状都有所改善,两组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对照组均低于实验组,治愈率分别为11.54%与34.62%,总有效率分别为77.16%与96.15%,且两组的症候指数评分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结论:慢性湿疹行中医辨证施治有抗风祛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并可使慢性湿疹的疗效增强。
【关键词】中医辨证;慢性湿疹;疗效
在皮肤科患者中,湿疹患者占1/4左右。湿疹主要是由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导致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炎性反应。患者的皮肤常出现苔藓样的变化,同时伴有强烈的瘙痒,这常常是由久治不愈或治疗不及时的急性,以及亚急性湿疹导致。西医常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湿疹,但长时间使用此类药物,会使皮肤萎缩,色素沉着于皮肤,同时还会扩张毛细血管,且西医的治疗效果会随时间而变得不明显。而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湿疹,有抗风祛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并可使慢性湿疹的疗效增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2至2013年间收治了52例慢性湿疹患者,其中,26例女性,26例男性,年龄介于29岁至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岁。这些患者均确诊为慢性湿疹,有2年至7年的病史,平均为5年,患者局部皮肤出现龟裂,浸润,或角质化增厚,且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苔藓样、糠秕样脱屑,及丘疹,红斑等病变,并伴有日轻夜重的瘙痒等症状[1]。治疗前,将前一个月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及糖尿病,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52例患者中,包含2例会阴部,3例手部及上肢,2例躯干部,4例面颈部,6例臀部,11例躯干部,9例四肢,15例颈面部湿疹。依据中医诊断标准,其中,25例血虚风燥型湿疹,27例脾虚湿盛型。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病史,年龄,性别方面,无差异,因此有可比性,如表1所示。
1.2 方法
(1)对照组每天一次,服用50毫克的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同时,每天两次,外涂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四周为一个疗程。
(2)实验组在以上基础,还需服用中药汤剂,包括5枚大枣,各10克的炙甘草、赤芍、白藓皮、地肤子,各30克的炒白术、人参、土茯苓。并按照中医辨证进行加味治疗。每日一剂,分两次,早、晚饭后口服,四周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无效:小于50%的皮损面积消退,其他症状未有较显著改善。
(2)有效: 大于50%的皮损面积消退,瘙痒等症状得到缓解。
(3)显效:大于70%的皮损面积消退,瘙痒等症状得到显著缓解,且停药30天后未出现复发。
(4)治愈: 皮疹及瘙痒等症状全部消失,但有少量色素在皮肤沉着,停药后30天后未出现复发[2]。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应使用SPSS13.0软件。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并用x±s表示,均以P(牛慧聪)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1-0223A/2014/10/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