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7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推拿按摩 >

用介质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报道)

  江苏省苏州市盲人推拿诊所 (215001)

 关键词 肌性斜颈,小儿 推拿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的成因目前尚未完全肯定,大多数认为是在分娩时,受到产道挤压、产钳牵拉损伤了一侧胸锁乳突肌,使该股血肿机化、挛缩;或者是在分娩时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供血,引起缺血性改变。也有胎儿在子宫内头位就偏斜。此外,小儿长期朝一个方向睡觉,也会引起斜颈。笔者用酒加鲜葱、姜汁推拿治疗此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难产41例,顺产4例。肌性病变在右侧24例,在左侧21例;病变形态呈梭形肿物36例,呈条索样改变4例,不规则形5例。

 2 推拿方法

 推拿治疗每日1次,每次约15分钟。

 2.1 患儿仰卧,家长扶住其双肩,以作固定。医者一手扶托住患儿头颈后部,使头后伸,并慢慢地向健侧移动,侧屈20~30°,置于矫正体位。医者另一手用拇、食、中三指,蘸介质在病侧胸锁乳突肌,自乳突至胸锁端,施行轻拿揉法3遍,以疏通其经脉。

 2.2 在肿块处轻重交替地施行揉捏法5分钟,以散其结。

 2.3 使用错位扭揉法,即拇指和食、中两指不在同一水平位上,而是上下交错位进行扭揉,并与肌纤维呈垂直方向交错位捏拿肌肉扭转2到3次,此法可有效地拉长肌纤维和剥离粘连。

 2.4 斜扳拔伸,医者两手捧住患儿头的两侧,两拇指勾托住下颌,两手的其余四指置于枕骨下缘和枕骨后部,并将患儿面部转向患侧约45°,头向健侧倾斜30度,用15~25kg的力量拔伸半分钟至1分钟。

 2.5 由家长将患儿抱起,医者在患侧颈肩部施行推揉法3分钟,以改善或预防一侧组织的发育不良。

 2.6 辅助治疗:每日在患处做早晚各1次温热敷,每次10分钟,温度掌握在40多度,不宜太烫。喂奶、逗引要尽量使患儿的脸转向患侧,睡觉要用枕垫使头固定于矫正体位,矫正体位就是面部朝向患侧,下巴稍稍仰起。

 3 治疗结果

 出生1~3个月就治的29例,经50~90次推拿治愈;出生3~6个月就治的9例,经90~140次推拿治愈;出生6~12个月就治的5例,经半年多推拿治愈;1岁后就诊的2例,经半年多推拿有显著的好转。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6%。

 4 讨论与体会

 小儿肌性斜颈只要早期---生后3个月之内,接受推拿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疗效,轻者1个月治愈,重者不超过3个月。生后6个月~1周岁,虽也能获得较好疗效,但疗程要比前者长得多。到2周岁,推拿则基本上无能为力。因此,及早接受推拿治疗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同时选用好介质,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所用介质要每日配制新鲜的,即用葱白5个,姜3片,切成碎末,取汁,加入适量上好黄酒。一段时间后,黄酒可调换成好的白酒,效果更好。这种介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功效,而且对小儿的健康有益无害。, 百拇医药(何文桢)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脊柱侧凸与先天性畸形 > 斜颈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8-1879/2000/04/43.htm
上一篇: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13例临床体会(临床报道)
下一篇: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232例临床观察(临床报道)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