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00437)
关键词 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 推拿治疗 临床观察
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下称臀肌挛缩征),是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畸形和屈曲障碍,好发于儿童的一种疾病[1]。该病若治疗不及时,会继发骨骼畸形,为害非浅。我院推拿科自1989年至1997年运用推拿手法治疗85例患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共85例,男47例,女38例。年龄3~16岁。其中A组:3~6岁36例,B组:7~10岁31例,C组:11~16岁18例。74例为双侧病变,11例为单侧,82例有反复接受臀部肌注药物史,3例仅接受过1~2次臀肌注射。
2 临床表现患者均表现出同样的异常姿势及特殊步态。行走与站立时呈外"八"字步态,跑步或上楼时更明显,快步可出现"跳步"。坐椅时两腿分开不能靠拢,下蹲过程中双膝必须分开做向外"划圈"动作,呈典型"蛙式"位。臀肌萎缩呈尖臀改变,股骨大粗隆上方可能触及条索状物,髋关节屈伸有滑动感或弹响,重者出现臀部凹陷。中立位屈髋小于40°,要外展、外旋才能完成屈髋动作。X线检查:大多数无异常X线表现。
3 施以推拿手法治疗。
3.1 患儿俯卧位 医者先在患儿病侧臀部沿臀大肌方向施滚法,并配合髋关节后伸和外展动作,约2~3分钟;然后用拇指指端按揉环跳、承扶、胞肓穴,每穴1分钟。
3.2 患儿侧卧位 (患肢在上) 医者先施滚法于阔筋膜张肌沿髂胫束膝关节外侧至胫骨部,往返3~5遍;接着用拇指按揉居逷、风中、渎穴,每穴1分钟;然后用全掌擦法擦臀大肌及大腿外侧部,以温热为度。
3.3 患儿仰卧位 医者施滚法于患肢内收肌处,约2分钟;然后做患肢的被动屈髋屈膝运动3~5次,最后让患肢足跟置于健侧膝上,医者一手扶患肢膝部,另一手按住健侧髋部,同时用力往下按压3~5次。以上治疗每日1次,每次约15~20分钟,10天为1疗程。
4 疗效观察
4.1 疗效标准 治愈为髋关节活动正常,臀肌挛缩解除,行走步态正常;好转为臀肌挛缩改善,屈髋改善,行走步态改善;无效为症状无改善。
4.2 治疗效果 经10个疗程后,A组治愈29例,占80.6%;好转7例,占19.4%。总有效率达100%。B组治愈20例,占64.5%;好转11例,占35.5%,总有效率达100%,C组治愈5例,占27.8%;好转6例,占33.3%;无效7例,占38.9%,总有效率达61.1%。以上85例病例中,总有效率91.8%。
4.3 疗效分析 见下表:
结果表明:3组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 百拇医药(郑 莉 陈志伟)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8-1879/2000/0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