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7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肿瘤与癌症 > 其他肿瘤和癌 >

端粒、端粒酶在心血管疾病与癌症中的作用(论著)

  摘要:本文就端粒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细胞增殖、细胞衰老、肿瘤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作一综述。

 关键词:端粒 端粒酶 心血管疾病 肿瘤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25-02

 1 端粒,端粒酶

 70年代末,Blackburn和Gall在四膜虫中发现了端粒具有重复序列,其在每染色体末端是可变的共同结构特征是富含(T,G)的短序列多次重复。在低等真核生物中重复单元有(TTGGGG)、(TTAGGG)等,而真核生物的线形染色体DNA与原核生物的环状DNA是有所不同的。在真核生物DNA复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当随从链合成时,从各合成片段上去除RNA引物后,继续在DNA聚合酶Ⅰ(DNA polⅠ)作用下填补空隙。但是最后的片段去除引物后,则无法补充此空间,这是由于DNApolⅠ不能催化3′→5′的合成反应。结果造成子代DNA分子上有一条不完全的5′末端,如此反复进行复制后链乃变短[1],但在正常情况下事实并非如此。这是由于在真核生物线形DNA的末端具有一种特殊的结构,称为端粒或端区。端粒可作为细胞的“分裂时钟”,反应细胞的分裂能力,保证染色体完整性,使真正的遗传信息得到完整复制,保护染色体末端,防止染色体异常重组影响细胞分裂;指导染色体与核膜相连接。

 端粒酶是1985年,Greider和Blackburn首次证实的一种不需要模板即可在四膜虫染色体3′端接上TTAGGG端粒的酶,是能复制和添加端粒重复序列的逆转录酶。人端粒酶主要有三种结构[2]:端粒酶协同蛋白;端粒酶RNA(hTR)约含有450个核苷酸 ...... 第 1 2 页 下一页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8-1879/2012/18/22.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07 字符。
上一篇: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体会(康复与护理)
下一篇:艾素联合其它药物治疗晚期癌症的护理(康复与护理)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