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7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玉米制品和坚果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摘 要:目的是了解市售玉米制品和坚果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方法为结合免疫亲和样品前处理技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市售玉米制品、坚果制品中的4种黄曲霉毒素。检测了25份市售玉米制品和24份坚果制品,结果显示,其中玉米制品的阳性率为36%,坚果制品中未检出。结论得出,目前市售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主要存在于玉米及其制品中,污染程度虽不高,但由于黄曲霉毒素的强烈致癌作用,还是应该引起重视。

 关键词:液相色谱法 黄曲霉毒素 检测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简称AFT)是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目前已经发现的黄曲霉毒素有B1、B2、G1、G2、M1、M2等17种。1993年,AFT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 1 ]。据估算,全世界每年约有25%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影响[ 2 ]。近20年的监测数据表明,乳品等动物源性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率居高不下[ 3 ]。随着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检测方法将向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的方向发展。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制品、花生制品、大米、坚果制品及乳制品等食品中,对人和动物均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和毒性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4-0270/2017/11/28.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7 字符。
上一篇: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亚硫酸盐残留量的改进研究
下一篇:2017亚洲国际营养保健食品展举办(行业)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