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徐玉玉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这并不是个例,也不是结束,全国范围内,这样的电信诈骗层出不穷,而大学生则成为其中的“重灾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反思,为何这些被一再报道的骗术却依然能够成功,这背后也反映出教育的短板……
2016年高考,山东省临沂市女孩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8月18日,她接到了教育部门的电话,让她办理了助学金的相关手续,说钱过几天就能发下来。然而,8月19日下午,她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有一笔2600元助学金要发放给她。由于前一天接到的教育部门电话是真的,所以当时他们并没有怀疑这个电话的真伪。按照对方要求,徐玉玉将准备交学费的9900元打入了骗子提供的账号……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万分难过,当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报了案。在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晕厥,不省人事,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没能挽回她18岁的生命。
年轻的生命还没有完全绽放,就憾然逝去,让人惋惜。有人痛恨诈骗分子太猖獗,也有人将矛头指向实名制落实力度不够,还有人将此案归因于个人信息泄露。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其实,不管如何归咎,我们都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都还是学生,都是被教育的对象。他们并不是个案,而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员。
近6成青少年遭遇过网络威胁
2015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59万余起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2-6502/2016/10/09.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