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7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扶老的善意(资讯·信息)

  不久前,在郑州市发生了一起老人摔倒事件一一位老人趴在地上,头上和脸上流着血,样子十分痛苦。面对此情景,现场市民的第一反应是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称相互作证老人并非自己撞倒。随后,有人拔打了11O和120电话,一些市民走上前进行救助。

 扶老携幼,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遗憾的是,这一孝心孝行,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少见一老人跌倒后,扶人者担心被讹,所以出现了拍照取证、互相作证这样的道德尴尬。而因为这种道德尴尬,造成老人错过最佳抢救时间的案例也时有发生。悲剧发生后,老人的亲人痛苦不堪,也徒增了对社会的怨气。

 基于此,扶老的善意只有在有足够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被激发出来,但是这实在不该通过拍照取证或相互证明来实现,而应该依靠法律来保障,让法律来提供出口。当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搀扶老人者是撞人者,或证据模糊的情形下,应该对搀扶老人者予以罪责豁免。

 如果不能从法律上保护、鼓励搀扶老人的善意,那么我们的人心就要“跌倒”,而且永难“扶起”。老人跌倒要不要扶,实际上是在检验我们的世道人心,是在检验社会文明的程度。主动为老人让座、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主动扶摔倒的老人一把,当这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心无芥蒂时,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而这样的和谐需要法律的保障和呵护。 (贾志勇)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2-8188/2016/10/17.htm
上一篇:“网络征婚”想说爱你不容易(资讯·信息)
下一篇:让“慢”成为生活的主题(资讯·信息)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