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像张淑兰这样的老人并不鲜见。从心理上讲,老人不愿把银行卡交给孩子是可以理解的,存款就是自己的“底牌”,不能轻易亮出来,也就是不能把安全感交给别人,哪怕是儿女。

我们经常在育儿书中看到这3个字: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小孩长大后容易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其实,不仅仅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需要安全感,失去更多经济支持、独立自理能力渐弱的老人也需要安全感,而且需求排位很靠前。与这种需求并存的是,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老一辈人的心中崩塌,并不是原来的“我把我的东西交给你,到晚年你就养我老”。时代变了,家庭结构也在变,原来一家四世同堂,现在儿女们喜欢单住,老人的安全感不再完全依赖儿女。
恰恰,老人的晚年生活最需要安全感。既然不能完全指望儿女,就只有握住自己手中的钱、房子及各种投资,这些都被老人看作余生的保障,不能失去。可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儿子成家、孙子考学、儿媳创业……没有一项是不需要钱的,于是,有的老人怕了,不肯轻易在儿女面前露财,一提到钱就转移话题,生怕保障没了,生活失去安全感。对于老人的做法,有的儿女非常不理解,认為父母自私、计较,也有的儿女能够坦然对待,只要父母高兴心安就好。
干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手里有点钱才是硬道理,这是多数老年人的心中所想。捂着家底不肯说,不是吝啬,而是给自己找安全感。做父母的,都会有老无所依的恐惧,当儿女的不妨试着多跟老人交流,多打一个电话,多一句问候,多一个笑脸,多做些让老人生活有保障的事,减少他们对晚年生活的不安全感,心灵上的慰藉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为老年人的安全感加码。, http://www.100md.com(张思宁 黎淑贞)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3-9244C/2018/0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