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7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当生物技术进入2.0时代(前沿)

  十一年前,美国《自然》杂志刊登了第一张人类基因图谱草图,从此医疗界围绕基因科学展开了一场革命。十一年后的今天,随着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体基因密码的全部破译是否指日可待?

 第一张人类基因图谱

 1984年,加利福利亚大学的圣西摩尔教授计划绘制人类基因图谱,但却遇到了重重阻挠,最终只是于1985年成立了一个人类基因测序的研讨小组。在当时,DNA排序是一件极其耗费时间和金钱的事情,很多生物学家认为大多数的DNA是无用的,绘制整个基因图谱是一种浪费。另外,学者们也唯恐研究经费会从自己已有的科研项目中流向基因图谱绘制。但圣西摩尔教授的想法还是引起了美国能源部和国家卫生研究院的重视。美国于1990年开始着手绘制基因图谱,很快全球都在这一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终于,在2001年的2月份,美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一张由美、英、法、德、日、中6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人类基因图谱草图。

 链接:“垃圾”基因

 在人体所有DNA当中,有许多DNA并没有对蛋白质的合成发出指令,因此被称为“垃圾”基因。但是它们至今仍然没有被废弃或者消失,这说明这些被闲置的基因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特殊使命。有学者提出,这些“垃圾”基因在整个基因群中可能扮演着缓冲器的角色,让细胞的更新换代缓慢下来,从几分钟一代的速度降低到每12个小时一代。

 成果:基因图谱让医疗变得个性化

 事实证明,绘制基因图谱是一场医学上的革命,它让人类步入了“个性化医疗”时代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2-5751/2012/03/06.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62 字符。
上一篇:弄假成真的安慰(前沿)
下一篇:将牢底坐穿也要挖出真相(前沿)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