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7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身心灵 > 国学与传统 >

拔高“国学”有问题(九州脉象)

  “国学”,如果说成是“中国学”“中国文化”“中国传统经典”等,就很正常了。但假如执意要把一种学问拔高到可以与“国旗”“国歌”相提并论的高度,就可能产生很多问题。至少,会对国内同类文化不公平,会与国外其他文化不相融。

 举一个小例子就明白了。如果说京剧是“中国戏剧”,谁也不会反对,但是,如果把它说成“国剧”,就套上了“唯一性”和“排他性”的金项圈。这样一来,该怎么处置比它更经典、更悠久的昆剧?怎么處置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的元杂剧?

 而且,现在京剧也遇到了重大生存危机。如果封成了“国剧”,还有谁敢动它?还有谁敢改革?

 “国学”的范围当然比“国剧”大得多,但由于同样在追求一种“国家主义”的文化权威,也就有了“排他主义”,会产生一系列逻辑矛盾。

 (摘自《中华文化四十八堂课》长江文艺出版社 图/傅树清), http://www.100md.com(余秋雨)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3-5455/2017/07/04.htm
上一篇:国学秘密(九州脉象)
下一篇:当“国学”遇见监狱(二难推理)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