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疗的起源: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对沙浴疗法有详细介绍。另一位著名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对沙浴疗法的步骤也有具体说明:“风湿顽痹不仁,筋骨挛缩,冷风掣瘫痪,血脉断绝。六月取河沙,烈日曝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即易之,取热彻通汗,随病用药,切忌风冷劳役。”可见沙浴在当时已经成为人们健身防病的生活常识。
新疆吐鲁番、甘肃敦煌地区自古就有沙浴,维吾尔族人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开展沙浴疗法,千年不衰。清人王初桐《寰宇记》云:“玉女沙细润可以澡濯,隋代后宫用之。”由于沙浴疗效独特,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部门拨专款在有条件的地方陆续建起了“沙疗所”。
生理和治疗作用
沙浴疗法的医学原理在于,开展沙浴的地区气候干热,温热的沙粒把压力向人体组织深层传导。沙浴时,人体表皮受到每平方厘米20克的压力,可起到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及排汗作用,进而调整全身的生理反应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3-5455/2019/04/04.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