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深入探究与分析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后乳腺癌手术相关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甘肃省肿瘤医院接受外科治疗的231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其中出现乳腺癌手术后疼痛综合征的9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基本资料与手术内容与未出现乳腺癌手术后疼痛综合征的136例患者进行对比,从中分析出乳腺癌手术相关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3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PMPS的发病率为41.1%(95/231)。结果显示,40-59岁年龄组的女性中PMPS的发病率为66.3%(63/95),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做好详细记录,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疼痛综合征,并结合PMPS的发生率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之后再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等情况进行记录,再将两组信息进行比对并分析。
, http://www.100md.com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检验,P, 百拇医药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PMPS的定义基于3点:疼痛的特点;疼痛的部位以及疼痛的时间。疼痛必须是典型的伴随特殊不适的神经性疼痛和特异的感觉异常,如麻木、针刺及烧灼感,疼痛位于术侧的腋窝、上臂、肩部或术侧的胸壁[2]。
然而,尽管此类疼痛非常常见,它的发生频率之高并没有被早期识别并引起重视,可能存在两种解释,第一是它发生于潜在的生命威胁的时刻,特别是围手术期,患者显然忽视了疼痛的存在或被认为理所当然[3]。另一个解释可能是患者对这种间歇的神经性疼痛存在一种焦虑和担心,以为预示着疾病严重或转移复发,从而潜意识里并不愿意报告这种疼痛或不适[4]。另一方面,医生和护士可能并不能特异性地识别PMPS,忽视了这一症状或认为其无关紧要[5]。与PMPS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呈现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年龄组的差别。
年龄效应可能是由于相对较年轻的患者对于神经损伤更敏感或是更广泛的清扫腋窝淋巴结的结果;也可能是绝经前乳腺癌的本质反应。中年女性也可能存在更多焦虑,因此,有一个相对较低的异常感觉的阈值[6]。, http://www.100md.com(刘占华 姜专基) 第 1 2 页 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普通外科 > 乳腺癌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5-0019/2018/20/363.htm